直击南京地铁三号线开通首日 坐上三号线转眼是对岸

02.04.2015  17:40

坐上三号线,转眼已是对岸

再也不用天不亮就过大桥了” “再也不用天不亮就过大桥了

这名乘坐地铁的小女孩乐不可支。 本报记者 徐琦摄

在三号线大行宫站红楼金陵十二钗壁画墙前,市越剧团现场演出越剧《红楼梦》选段,引来众多市民围观。本报记者 徐琦摄

昨天,南京地铁三号线开通试运营。南京南站成了目前最大的地铁换乘站,乘客可在此换乘一、三和S1三条地铁。本报记者 徐琦摄

记者体验

昨天早上6点35分,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后,我向地铁三号线东大成贤学院站走去。

平常这时候,5点半就起床的我,已经驾车一路狂奔到达位于龙蟠中路的报社了。

这么早起床,不是因为报社上班时间早,而是为了避开每天拥堵不堪的长江大桥。如果走得迟,即便从其他过江通道过江,也要被拥堵折磨。光是从家里到长江大桥上桥口,至少也要40多分钟。堵车时的寸步难行和一些车主的加塞,已让我对每天的上班倍感焦虑甚至心生恐惧。

记得一次大桥堵车,我是下了公交车走着过江的,花了1个多小时才到盐仓桥。2008年1月26日那天下大雪,我先是坐车到浦口码头,然后坐轮渡过江。在中山码头,好不容易才挤上一辆34路车,又花了1个多小时才到常府街。晚上,辗转了3个多小时才到家。堵的最严重一次,整整1个小时,车才从弘阳广场“MALL”广告牌的“M”走到“A”。

昨天6点41分到达车站的时候,刚好一辆地铁开了过来。上车找个座位坐下,拍了几张照片,就到了泰冯路站。6点46分,车辆到达天润城站,一下子上来很多人,车上已无空位。两分钟后,车辆到达柳洲东路站,又是很多人上车。车厢内开始站满了人。紧接着,6点59分,车到南京站;7点02分,新庄站;7点07分,鸡鸣寺站;7点11分,大行宫站;7点13分,常府街站。

过去的我,早上走得早,晚上回去迟是生活的常态,家基本上只是个睡觉的地方。有过无数次想搬离江北的念头,不想过这种起五更睡半夜的日子。好在2010年,地铁三号线终于开工建设,让我有了盼头。

昨天,乘着地铁上班的我,早上可以和孩子一道起床,晚上可以和他聊聊天,再也不用天不亮就过大桥了。我们计划着,回头到地铁三号线大行宫站的南京图书馆办个借书证,有空就去看看书;每年过年的时候,去夫子庙看看花灯;鸡鸣寺的樱花、花卉园的郁金香,都将是我们常去流连的地方。

地铁三号线,绿色的。这条开往春天的地铁,给予我的是出行便捷,也是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本报记者 宋广玉

乘客故事

以后每天都可以和家人一起吃晚饭

3分钟过江、6分钟到五塘广场……”家住明发滨江的崔国锋说,在新街口上班,过去最害怕的就是快下班时接到老婆的电话。“老婆经常问我,是否回家吃晚饭,回答这问题我首先要考虑大桥堵不堵。”他6点下班,有时到家已8点多,母亲和老婆等得饭菜都凉了。

正说着崔国锋的手机响了起来,原来是老婆打来了电话。“很快,真是转瞬过江啊,晚上肯定能准时回来吃饭。

放弃私家车,坐地铁既方便又环保

不少私家车主已经放弃了开车上下班,开车去主城不但时间花费多,找车位难,停车费还高,不如地铁出行。

太方便了,以后过江就坐地铁了,又方便又环保。”家住天润城的市民袁菲,在江宁的胜太路上班,他感觉这条线就是为他而开的。“开车上班,走大桥太堵了,如果绕行长江隧道要多走近20公里,这过路费不说,油费就要多不少。现在坐上地铁一站直达,如果有个座位还能睡上一觉,上班精神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