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气价要涨3毛多冲全省第一 半数人认为偏高

31.10.2015  10:09
听证会现场。

  30日,南京市新城大厦19楼的一间会议室里连续召开了两场圆桌会议,上午阶梯水价,下午阶梯气价,用听证会参加人、南京市发改委主任科员赵辉的话说:“两场听证会效应是叠加的,直接摊到你烧一壶水的成本中。”水价听证因为总体涨价幅度不大,会场气氛还比较平和;到了下午,因南京气价可能从全省倒数第二一举冲到排名第一,会场上的争辩激烈,反对者们据理力争。

  两场听证会的主持人、南京市物价局副局长王国宝表示,将认真梳理所有的建议意见,进一步完善阶梯水价的改革方案,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听证记录报告上报市政府,在市政府作出决定后对外公布,同时公布听证会参加人意见的采纳情况和理由。

  A 第一回合 水价

  时间:上午9:00-11:20

  参加人:21名

  14人选方案二,6人选方案一,1人反对

  热烈指数:★★★★★

  交锋指数:★☆☆☆☆

  争论现场

  6人支持方案一,85%居民水费不增加

  方案一将第一阶梯的年用水量从过去的240立方米降到了165立方米,月均13.5立方米。就主城居民来说,第一阶梯用户占85%,水费支出不增加。这一方案的覆盖比例严格执行了国家发改委“新国标”的要求,主要支持者的观点基本都是更能促进节约用水。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吕锡武就认为,水价听证会不是个涨价会,也不是个降价会,是一个提高居民节水意识的节能降耗会。方案一中,第一阶梯水平已经覆盖了85%的用户,保护了大部分居民的基本利益,还想多用水的,就应该多付钱。而且,现在南京水价在同类城市中相对偏低,如果再把第一阶梯放大,并不合适。他建议,老百姓家里也应该使用节水型洁具,要做到循环用水,比如洗脸水、洗菜水可以用来浇花、打扫卫生。

  14人支持方案二,88.6%居民水费不增加

  对于主城区居民而言,相对于方案一,方案二中有的88.6%的用户水费支出不增加,相对更为宽松,为将来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用水平增加留下余地。

  大多数消费者参加人及不少政府部门参加人都支持这个支出相对增加少的方案。“我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讨论,并对邻居进行了走访后了解意见,赞成方案二。”来自江宁区的居民吴兴祥说。溧水自来水公司总经理骆照林提供了溧水区的数据,按照方案二90-92%居民不产生影响 ,3-5%左右增20元,3%左右增340元左右,相对更加考虑相关人群的承受能力。

  你说85%用户水费不涨,有啥证据?

  由于此次水费的第一阶梯价格不变,所以对大多数群体影响最大的是第一阶梯用水量的变化。现行南京水价第一阶梯用水量为每月20立方米以内,相当于一年240立方米,可以覆盖95%居民,而听证方案一、方案二分别缩减到了165立方米和180立方米。

  南京市物价局副局长王国宝介绍,此前物价部门开展了用水量的调查。一是全面调查,2013年、2014年南京六家城市供水企业直接抄表到户用户共148.17万户,把其中月用水量在1立方米以下的剔除后,居民家庭月户均用水量为9.33立方米,其中83.77%用户用水量不超过13立方米,86.45%不超过14立方米,94.61%不超过19立方米,95.44%不超过20立方米。二是重点调查,选取了天泓山庄、天元城等18个小区1.5万多户家庭2014年用水量进行调查,通过对上万个数据的汇总、分析,并剔除月用水量不足1立方米的用户后,得出结论87.52%用户月均用水不超过15立方米,95.72%用户月均用水不超过20立方米。

  一名市政协委员对两个方案都不同意

  南京市政协委员姚彬明确表示不同意这次价格改革意见。原因是水价的构成中不仅包括此次调整的基本水价,还有很多捆绑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城市附加和水资源费。这些费用为何要设置,是否合理?这次只公开了基本水价的成本,没有公布污水处理费等其他部分,现在来确定价格的合理性,缺乏理由。

  建议意见

  1

  建议降低二、三档水价,区别城区郊区

  这次水价改革,对于主城区居民来说第三阶梯水价上涨了0.38元。社区职工沈永忠是方案二的支持者,但是他希望二、三档的水价能便宜些。

  不过,由于老五县的居民过去并没有实施阶梯水价,所有用水都是3.1元/立方米。因此新实施阶梯水价后,用水多的家庭一下子增加的支出会比城区居民多得多。

  董明律师提出,考虑到全市各区工资水平并不均衡,其中的第二、第三阶梯价格,是否能对城区和郊区即原来的老五县居民区别对待,降低老五县的二、三阶梯单价。

  2

  建个平台方便居民查实时水量促进节水

  现在居民水价都是单月抄表或双月抄表,一年用了多少水,或者已经用了多少,还有多少额度,老百姓很难掌握准确。昨天,南京供水节水管理处处长金勇军提出一个建议受到大家的赞成,即建立一个平台,让百姓方便查到当月用水量及本年度积累用水量,这样才方便对照,“收费不是目的,节水才是目的。

  3

  合表用户涨5分钱不合理

  金勇军还提出,现在南京还有20万户约60万老百姓家庭的水表没有进行“一户一表”改造,但这不是他们不愿改造,而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在要给他们加5分钱不是很合理。另一条执行民用水价的非居民用户涨1毛5的方案,他认为针对这些用户已经有超额用水罚款制度,再加价也不合理了。

  4

  企业多收的钱用哪去了应该公布

  水价听证会上,还有多位参加人不约而同地对企业获利部分的去处提出了质疑。此前,南京市物价局公布的成本监审报告显示,南京目前的供水成本比目前的水价还低几分钱,这次水价结构调整也不是因为成本增加,而是应国家和省要求,建立新的阶梯制度,但无论如何,企业会因此增加收入。拿了部分增加的收入后,企业在节约水资源上采取了哪些措施?省水利工程质监站黄小辉和南大环境学院教授潘丙才都认为,几家受益企业应当公布相关措施和效果。

  市人大代表、云南路社区书记卢建瑛在平时工作中也发现,水管漏水现象时有发生,她建议企业做好定期维护,节水也要从企业自身做起。

  B 第二回合 气价

  时间:下午2:00-4:20

  参加人:18名 7人选方案一,1人选方案二,

  6人希望降低涨幅,4人反对

  热烈指数:★★★★★

  交锋指数:★★★★★

  争辩现场

  反对派毫不留情

  发言环节第一声:“我不赞成涨价

  “我不赞成此次涨价方案。”这是进入听证会发言环节后,第一个发言者黄雷的第一句话,掷地有声。黄雷说,这次改革方案最直接表现是全面涨价。阶梯气价中第一阶梯涨价15%,燃气企业将增收1亿元人民币。“涨价理由企业说是价格倒挂,但是,他们通过交叉补贴,年终又基本都是赢利的,比如港华赢利1.7亿元。”交叉补贴就是非民用气补民用气,燃气企业经营非民用气的赢利来填补民用气造成的亏损,并认为这样不公平。但黄雷认为,这些使用了高价非民用气的企业生产成本高了之后,他生产的产品也涨价,消费者购买也要多花钱,实际消费者也为交叉补贴产生的后果买了单。因此,对燃气企业来说,无论民用和非民用谁为谁买单,最终消费者都要买单。“政府应该对这类保证民生的企业加以补贴,而不是涨价,”黄雷说。

  4人明确反对,气源价下跌是重要原因

  昨天的18名参加人中,有4人明确表示不赞成此次的改革方案。市政协委员马茂明说,居民用气供气量只在三家公司总供气量中占30%左右,而这些燃气企业正是因为承接了给居民供气的义务,才有可能给工业供气,而工业供气是赚钱的。2012年上一次调价时国际上天然气价格4400元/吨,现在已经跌到了3400元/吨,整个国际气价在降低。

  马茂明还认为,居民用气量与在家时间长短和生活习惯相关,退休职工在家时间长,用气多,但收入下降。很多机关公务员一日三餐在机关吃饭,不怎么用气,所以这个平均数不能真实反映居民真实用气量。而且,已经公布了调整方案的泰州、徐州,第一阶梯气量都是300立方米,为什么我们南京只有252立方米?

  “物价局不给我查相关资料,我表示质疑

  马茂明还说,在成本监审中,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虽然我们相信他的监审结果。但是从给参加人事先提供的监审报告看,马茂明认为进入监审的三家公司成本结构不合理。“我看了江苏省物价局的规定,参加人有权了解听证事顶的相关资料,于是我上午去南京市物价局查成本监审具体内容,但是却说不能查,因此我持怀疑态度。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教授崔斌也不赞成这个价格调整方案。一方面涨价太多,另一方面看了成本监审报告后,她觉得三家企业经营都涉及民用和非民用,方案中有一个配比原则,但是仍然界限不够明晰。

  “有到处捐款的钱,怎么还喊亏本?

  “没必要涨,不需要涨。”消费者代表宋军也是反对派,他认为民用气价格倒挂问题应该由政府负责,而且中石油、中石化向燃气企业提供低价非民用气,在非民用气上这些企业都是赚钱的。

  “刚刚那家经营状况最差的江宁公司,刚刚发言还说在到处捐款,说明他们是有钱的,有钱捐款却喊亏要涨价?不能光拿民用气上的亏本来说事。

  赞成派7人选方案一

  成本监审结论:每卖一立方气亏0.45元

  南京市物价局工价处副处长宫华通报,2013年度南京市民用管道天然气定价成本为2.59元/立方米,2014年为2.57元/立方米,综合平均销售价格(不含税)为2.12元/立方米,定价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0.45元。

  那么,两个听证方案中一、二级阶梯是如何确定的?南京市物价局成本分局副局长李隽通报,南京从2013年开始已经行了阶梯气价,目前一、二阶梯覆盖63.38%、96.3%的居民用户,与国家和省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新国标”要求,第一、二阶梯的覆盖面在80%和95%,各阶梯价格按1:1.2:1.5的比例确定。

  为此,物价部门开展了用气量调查。一是全面调查,剔除月用气量低于1立方米的用户后2014年南京实际居民用户为133.4万户,户均用气量每月17.13立方米,80.15%不超20立方米,86.05%不超过25立方米,95.18%不超43立方米,96.3%不超50立方米。同时,根据对全市9个小区共1.1万多户家庭年用气量调查,80.27%的用户年月用气量不超20立方米,95.9%的用户不超40立方米。

  方案一首档涨价小,7人投票赞成

  方案一第一阶梯涨价3毛,比方案二少5分钱,得到了接近一半参加人的赞成。来自高淳的社区书记江芙蓉支持方案一。她说,高淳8月份才通上管道天然气,刚刚从3块8毛调整到2块2毛,现在又要往上涨,方案一的新增加支出相对于方案二低一点,对居民影响小一点。同样来自高淳的社区书记倪淑贞也支持方案一。南京百江的杨翠英还提出,天然气价格太低,严重影响了其他能源发展,每年对液化气的冲击都很大。

  在赞成派中,仅有南京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彦芳赞成方案二。

  中庸派希望少涨点

  来自市发改委的公务员赵辉总结:“方案一单价少用气少,覆盖85%人群,方案二单价多用气覆盖86%左右人群。” 上午一场水价听证,下午一场气价听证,“两场听证会效果是叠加的,直接摊到你烧一壶水的成本中。”他希望涨价幅度能小一些。

  鼓楼区江东街道的社区书记张爱琴说,她在社区召开了部分居民代表大会,绝大多数人认为随着工资上涨,很多物价都上调了,气价也应该上调,但上涨2毛钱左右就可以了。

  王昱文、谷学伟这2名参加人则提出了第一方案的价格配第二个方案的气量。

  从事天然气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谷学伟也提出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民用应不考虑赢利,非民用考虑利润,而且涨幅应低于居民收入的涨幅。南京的居民生活水平还比不上苏锡常,南京的定价不应高于苏锡常价格。

  建议意见

  涨价增收的钱应用于老旧管网改造

  气价听证会上,多位参加人不约而同提出了将企业增收部分用于老旧小区管道建设上。来自高淳的江芙蓉和倪淑贞都说高淳老旧小区困难人群多,大家用天然气的呼声也比较高。希望加大老旧小区管道建设力度,尽快让这些居民用上天然气。

  建立联动机制好,要能升也能降

  对此次听证方案中提出,建立气价与上游门站价格联动机制,上游价格波动超过5%下游价格就要跟着变,联动周期不少于半年。对此,江芙蓉认为,联动机制建立了就要能升也要能降。赵辉则认为,方案中提出由经营企业向物价部门提出联动,但天然气价格没有油价这么透明,由企业来提出可能不是太合适。

  C

  共同难题

  两场听证会,虽然听证的是不同的价格,却发现了两个共同的难题。

  1、困难家庭名单每月都在变化

  不少郊县小企业补贴都没有发放下去

  南京民政局救助处副处长齐祥阳参加了上午、下午两场听证会,他最关注的是对困难家庭的补助问题。他说,现在全市共有6万多低保户,涉及10万多人,但是每个月动态变化都有千余人。水费和气费的补贴,平均到每月都只有4块多钱,但为此每个经营企业都要筛查名单,增加了很多行政成本。在主城区还好,郊区的小企业都没有真正补下去。他希望能与相关企业共同商讨一个更加合适的方案,明确责任人,做一个方便执行、能落实到位的补助方案。

  水价听证会上,南京市水资源管理中心副主任华骅还建议,困难家庭人口不一,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建议是否按人来算,而不是按每户来算。

  气价听证会上,王昱文则提出,除了现金补贴,方案中提出的困难家庭全按第一阶梯执行价格,但这些家庭估计不会超过第一阶梯气量,这一规定就会无法落地。

  2、放开二胎,老人与子女同住增多

  让他们为超额用水多花钱是否合理?

  自2005年南京市率先实施阶梯水价起,即对大家庭的用水量进行了区别对待,即户籍人口达到5人以上的大家庭可以按人头计算水价。而在此次新的阶梯水价方案制定时,考虑到生育政策调整,4口之家可以会越来越多,大家庭的标准降到了4人及以上,每超出一个人即可增加一部分用水量,比过去的方法更加简单易懂,也更符合实际。气价也是类似的政策,但是这个家庭人口怎么界定?昨天有不少人发言时提出建议。

  参加水价听证的消费者代表律师董明说,目前人口都是仅以公安部门登记的户籍人口数为唯一标准的,但是眼下,父母帮子女带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实际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多,建议出台更科学合理的方案。他建议,比如外地父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可以在公安部门办居住证,或是出具相关证明,以此作为家庭用水人口的认定标准。

  溧水自来水公司总经理骆照林、江宁居民吴兴祥也提出,现在人户分离、三代同居、四代同堂的情况非常多。金勇军有一个想法,即建立一个公众可查水量的平台,在主个平台上,用户可随时随地申报人口情况,“一个家里多一个人用水,是可以锁定的,如果居民提出申请企业不相信,管理部门可以去核查,而这一申报与居民的诚信挂钩。”在气价听证会上,也有参加人提出关于家庭人口认定的问题。

  D

  全省进度

  7市已完成水价方案

  2市完成气价方案

  这次波及全省13个市的水价、气价大调整,其背景是,去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了阶梯水价、阶梯气价的“新国标”,要求各地全面按新标准调整到位。记者从省物价局工价处获悉,水价推进比较迅速,目前全省已有6个市出台了新的阶梯水价政策。其中宿迁去年先行一步实施到位,无锡3月份已实施,南通、淮安都是10月开始执行,常州从11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徐州出台了新政也要求明年1月1日起实施。阶梯气价改革进度略慢一些,已经确定方案的有2个市,泰州10月已开始实施,徐州明年1月1日起实施。

  除徐州已经全部完成了定价程序出台了政策外,其余各市目前都在有序推进。为了赶在国家规定期限内出台政策,部分还没有进行听证的城市时间有限了,11月份必然迎来江苏水价、气价听证密集期。(石小磊)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