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用天然气价格将全面上涨 听证会上交锋激烈

30.10.2015  17:31
  新华报业网讯  今天上午,南京市举行了阶梯水价改革听证会,今天下午,另一场更令市民关注的民用天然气价格改革听证会举行,与水价改革仅仅是调整水价阶梯结构不同的是,此番南京气价全面上涨,所有管道天然气用户无一不受影响。一共18位听证代表参加今天下午的听证会,现场讨论激烈,多位代表明确反对调价。记者从听证会现场发回最新报道。

   气价调整听证方案如下:

   一、二级阶梯如何确定?

  南京市物价局成本分局副局长李隽通报,南京从2013年开始已经实行了阶梯气价,目前一、二阶梯覆盖63.38%、96.3%的居民用户,与国家和省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按“新国标”第一、二阶梯的覆盖面在80%和95%,各阶梯价格按1:1.2:1.5的比例确定。

  为了确定合理的梯度,物价部门开展了用气量调查。一是全面调查,剔除月用气量低于1立方米的用户后2014年南京实际居民用户为133.4万户,户均用气量每月17.13立方米,80.15%不超20立方米,86.05%不超过25立方米,95.18%不超43立方米,96.3%不超50立方米。同时,根据对2全市9个小区共1.1万多户家庭年用气量调查,80.27%的用户年月用气量不超20立方米,95.9%的用户不超40立方米。

   多位代表明确反对调价

  黄雷医生:政府应该来补贴

  此次改革方案的最直接表现是全面涨价。阶梯气价中第一阶梯涨价15%,企业增收1亿元人民币。企业说价格倒挂,看似企业是亏损的,但是他们通过交叉补贴,年终又基本都是赢利的。如港华赢利1.7亿元。燃气企业说交叉补贴就是非民用气补民用气,由非民用气企业给民用气使用者买了单,不公平。但是这些使用了高价气的企业成本高了之后,他生产的产品也涨价,消费者购买也要涨价,实际消费者也为交叉补贴产生的后果买了单。因此,对燃气企业来说,无论民用和非民用谁买单,最终消费者都要买单。政府应该对这类保证民生的企业加以补贴,而不是涨价。

  市政协委员马茂明:国际气价在跌为什么国内还要涨

  居民用气只在三家公司中占30%左右,所以考核价格不能单就考核居民用气因素,因就企业总体经营来看。因为企业承接了给居民供气的义务,才有可能给工业供气,工业供气目前4.58元,夏天4.19元,过去国际上4400一吨,现在3400一吨,整个国际气价在降低。第二,用气量与居民在家时间长短和生活习惯相关,退休职工在家时间长,用气多,但收入下降。机关公务员一日三餐在机关吃饭,不用气,所以我们这个平均不能真实反映居民真实用气量。泰州徐州是300,为什么我们南京要252立方米?节约用气是自发性,不是价格调整就能达到目的的。我们居民都有勤俭持家的传统。第三,在成本监审中,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从结果看,三家公司的成本结构不合理。我看了江苏省物价局的规定,参加人有权了解相关资料,但是我上午去物价局查成本监审报告说不能查,因此我持怀疑态度。

  宋军:要考虑价格叠加效果

  民用气价格倒挂问题应该由政府负责,而且中石油、中石化等三家公司都承认非民用部分他们是赚钱的,不能光说民用是亏的。成本增加很多是政府遗留问题,如老员工的负担,管网的问题,这些成本都算在消费者头上是不合理的。二来,只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形成合理的价格,你有没有降低合理的经营成本呢?另外,涨幅幅度太大。既然说想涨价,就要考虑接受能力。南京市收入水平都不是很高,与苏锡常相比偏低,降息,很多社区居民都反映生活不太好过。如果涨价,加上水价叠加,会产生更大影响。生活质量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