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脚步走近,宽松加码上日程

11.02.2015  11:40
通缩脚步走近,宽松加码上日程 - 新华报业网
通缩脚步走近,宽松加码上日程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上月CPI江苏和全国分别创22个月和5年最低——通缩脚步走近,宽松加码上日程

 

  

  新华报业网讯 10日,新年首月CPI亮相。国家统计局和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江苏和全国的CPI同比分别上涨1.5%和0.8%,涨幅不仅较上年12月份分别回落0.3个、0.6个百分点,而且分别创出22个月和5年来最低。

  此前率先公布的全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同比大降10.8%,已惹来一阵惊呼,如今,CPI的出场也渐失去年“温和”的光彩,尤其是全国5年来首次落入“1”以下,让人仿佛听到通缩的脚步声正由远及近。CPI一再低首,其“兄弟”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连续35个月负增长,价格表象背后暴露出经济下行带来严重的需求不足,宽松政策加码预期正在提升。

  过低物价犹如经济“失体温

  物价如同经济的“体温”,过高是发烧,过低也糟糕。而观察全国和江苏的CPI走势图,近半年来均划出下行弧线,尤其是全国过去两年指数基本围绕2%的中轴平稳波动,现在却已滑出长期横向波动区间的下限,江苏也创出自2013年3月以来的最低。理论上,零涨幅是通缩的门槛,难怪有人将全国1月份的CPI形容为“通缩来叩门”。

  通缩压力已不再被讳言。南京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旭认为,当前全球经济普遍面临着通缩的威胁,其中,通缩的幽灵已在欧洲上空游荡,1月份欧元区CPI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滑入技术性通缩的境地。欧盟统计局分析称,国际油价下滑是拖累物价走低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同样适用中国。江苏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处长许家东表示,1月份江苏和全国CPI环比上月双双下降0.3%,很大程度上就受到当月成品油价两次下调的影响。

  春节错月导致的高基数也是1月份CPI大幅回落的重要原因。“所以,准确把握CPI态势,还需把1、2月份结合在一起综合考量,那样和去年前两个月的数据来对比才更客观。”周旭说。

  1月份,江苏CPI同比涨幅和全国形成了0.7个百分点的较大落差,这是为何?许家东解释说,除了上年对比基数的差异外,江苏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一个多百分点,物价水平高一些很正常。而受气候影响,江苏鲜菜价格波动也和全国逆向而行,1月份的雨雪天气导致江苏菜价环比大涨11.7%,全国却只上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