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江苏和全国CPI分别创22个月和5年最低

11.02.2015  10:31
    10日,新年首月CPI亮相。国家统计局和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江苏和全国的CPI同比分别上涨1.5%和0.8%,涨幅不仅较上年12月份分别回落0.3个、0.6个百分点,而且分别创出22个月和5年来最低。
    此前率先公布的全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同比大降10.8%,已惹来一阵惊呼,如今,CPI的出场也渐失去年“温和”的光彩,尤其是全国5年来首次落入“1”以下,让人仿佛听到通缩的脚步声正由远及近。CPI一再低首,其“兄弟”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连续35个月负增长,价格表象背后暴露出经济下行带来严重的需求不足,宽松政策加码预期正在提升。
    过低物价犹如经济“失体温
    物价如同经济的“体温”,过高是发烧,过低也糟糕。而观察全国和江苏的CPI走势图,近半年来均划出下行弧线,尤其是全国过去两年指数基本围绕2%的中轴平稳波动,现在却已滑出长期横向波动区间的下限,江苏也创出自2013年3月以来的最低。理论上,零涨幅是通缩的门槛,难怪有人将全国1月份的CPI形容为“通缩来叩门”。
    通缩压力已不再被讳言。南京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旭认为,当前全球经济普遍面临着通缩的威胁,其中,通缩的幽灵已在欧洲上空游荡,1月份欧元区CPI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滑入技术性通缩的境地。欧盟统计局分析称,国际油价下滑是拖累物价走低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同样适用中国。江苏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处长许家东表示,1月份江苏和全国CPI环比上月双双下降0.3%,很大程度上就受到当月成品油价两次下调的影响。
    春节错月导致的高基数也是1月份CPI大幅回落的重要原因。“所以,准确把握CPI态势,还需把1、2月份结合在一起综合考量,那样和去年前两个月的数据来对比才更客观。” 周旭说。
    1月份,江苏CPI同比涨幅和全国形成了0.7个百分点的较大落差,这是为何?许家东解释说,除了上年对比基数的差异外,江苏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一个多百分点,物价水平高一些很正常。而受气候影响,江苏鲜菜价格波动也和全国逆向而行,1月份的雨雪天气导致江苏菜价环比大涨11.7%,全国却只上涨4%。
    服务价格快涨凸显“人工贵
    虽然1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但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在解读数据时也点了部分上涨“明星”的名:杂志、服装加工费、学前教育、停车费和家庭服务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14.1%、5.7%、5.4%、5.2%和4.7%。这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在江苏多数“表现”也很突出。如杂志涨幅也最大,上涨14.5%,服装加工费上涨8.9%,停车费上涨2.1%。
    近几年来,体现人工价值的各种服务价格明显高于CPI平均涨幅,拿“衣着”类价格来说,1月份江苏同比上涨2.3%,但其中的服装加工费涨幅却高出6.6个百分点。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表示,江苏产业结构重心正从以制造业为主的二产向三产服务业转变,去年全省产业结构上的最大突破就是服务业占比提升,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6.7%。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但同时劳动力价格也越来越贵。许家东则将矛头直指城市生活的高成本。“比如,房价高了,什么服务价格都会跟着水涨船高。做裁缝的、饭店端盘子的也要居住,他们挣的那点钱最后都被住房、医疗、教育等吸收掉了。
    观察服务价格,南京是很好的样本。1月份,南京CPI同比上涨1.8%,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队长王忠华说,南京是全省唯一一个服务业占比超过50%的省辖市,去年这一指标为55.8%,较上年大幅提升1.6个百分点。目前,南京房价虽然不振,但1月份住房租金却同比上升了1.7%。
    稳投资促消费翘盼货币宽松
    PPI这个专业术语正变得和CPI一样耳熟能详。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3%,连续35个月处于“潜水”中。江苏这一价格指数同比下跌3.7%,跌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尤其是出厂价格环比下跌1.1%,跌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为2009年1月份以来单月环比最大跌幅。
    “CPI持续走低以及PPI长期负增长的背后,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明显不足。” 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说。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下降较多导致PPI降幅扩大,在江苏调查的39个行业大类中,PPI环比价格上涨的仅有8大类,占比1/5,下跌的倒有28个,占比超七成。“这说明从上游到下游,整个产业链都在以价格血拼市场份额。而之所以拼价格,恰恰在于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大,有效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并存。”当前,需要财政、货币政策“适当宽松”,继去年11月降息之后,前不久央行又降准,降准不单是放出六七千亿流动性,而是释放出货币政策的强烈信号,增强市场信心,鼓励投资和消费。今年江苏经济增长目标虽然下调至8%左右,仍然是中高速,“经济这样增长,物价也不可能有太大回落。
    钱志新表示,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加上去年下半年基数较低,预计今年下半年包括江苏在内的全国经济形势将会趋于好转,届时,CPI以及PPI也应能走出目前让人担心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