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首发 书名为《历史真相》

14.11.2014  11:07

昨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在南外首发    赵杰摄

18页的文字和图片,控诉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较为详细地揭露了日军集体屠杀、零散屠杀、强奸、抢劫焚烧等暴行,以及民众不屈抗争的史实……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昨天,在距离首个国家公祭日一个月的日子,《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在南京外国语学校首发。这本书名为《历史真相》,将成为初二学生的地方课程读本。据了解,《读本》的小学版《血火记忆》已经发行,高中版《警示思考》也即将出版,预计在本学期免费发放给江苏省的中小学生。

初中版读本中有哪些内容?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名为《历史真相》,共分为六个章节,71页。按历史发展的时序,分别从战前的南京、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救援与揭露、历史的审判、记忆与公祭六个方面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其中最集中反映侵华日军暴行的是南京大屠杀部分,足足有18页。此前在任何中小学教科书中,相关内容从没有这么大的篇幅。

全面揭露“南京大屠杀

震惊中外的屠杀

日军对中国人进行残忍的集体屠杀,在攻占南京之前,以及进入南京城后,对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及疑似军人的普通平民进行了大肆搜捕、屠杀。书中还配有日军将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集中在幕府山一带准备屠杀的图片。

可怕的零散屠杀,让很多普通百姓失去生命。南京沦陷时,日军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庭院住宅、寺庙庵堂反复“扫荡”,任意屠杀普通平民。书中叙述了幸存者夏淑琴一家的悲惨遭遇,还通过美国牧师马吉的表述还原当时南京城的惨状。

大规模的性暴行

日军在对南京军民实施大屠杀的同时,还大肆强奸中国妇女。日军的性暴行毫无掩饰、毫无节制,不分年龄、身份,甚至包括孕妇、病妇。妇女们逃到安全区专门收容妇女儿童的难民所——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却还是无法避免日军的强暴。

这一部分配了一张被日军抢去38天的18岁女子在金陵大学医院的照片,女子看上去眼神悲切。这个部分还有一张近期拍摄的“南京利济巷日军慰安所旧址”,进一步揭露日军强征“慰安妇”的野蛮暴行。

肆意抢劫和焚烧

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大批官兵洗劫城内外的各个角落,只要值钱的物品他们全部运走。在疯狂的抢劫以后,为了掩盖罪行,他们会对被抢地点加以焚烧,包括中国的军政机关、商店、文化古迹和居民房屋等。

这个部分配着一张张让人痛心的南京街景照片,繁华的汉中门附近房屋变成了废墟、南门大街起着大火、南京夫子庙被日军破坏得失去了原本的模样、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里的资料散乱得像垃圾场……

国际友人倾力救援

书中贯穿着日军犯下的种种暴行,却也在部分篇章中,让阅读的学生看到美好、看到希望,这就是第一部分“战前的南京”,以及第四部分“救援与揭露”中的人道救援。

书的开篇就介绍了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辉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之前,已经在走向现代城市,但随着日军进攻南京,这一切都被打破了。

让人感到温暖的是,在人道救援方面,20多位西方人士利用各自的特殊身份,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创建南京安全区,拉贝、魏特琳等国际友人尽力救助着南京难民。在揭露日军暴行方面,西方人士和媒体记者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了日军暴行的真相,成为铁证。

初中版与小学版有何区别?

更全面介绍南京大屠杀等事件

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与小学版用历史故事串联南京大屠杀历史史实不同,初中版与常用的南京大屠杀史叙事体系较为相似,有利于中学生系统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全貌,形成完整的历史认知。

据介绍,在六个部分中,“南京大屠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占了18个页码(其他五部分分别为9-13页),较为详细地揭露了日军集体屠杀、零散屠杀、强奸、抢劫焚烧等暴行,以及民众不屈抗争的史实等。《读本》还选取原始史料进行旁证,且史料丰富多样,不光有中方的史料,也有日方和第三方的史料。

会不会影响初中生心理?

充分考虑学生心理,有专家把关

南京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王兵,是《历史真相》这本书的编写组成员之一。他表示,既要呈现历史真相,又要考虑初二学生的情况,从教育学、心理学层面进行把关,编写过程中有很多的考量。南京大屠杀的史料非常充分,但挑选的内容,不宜太过血腥,所以更多的是挑选表面没那么血腥,但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内容。

编写组成员之一、南京外国语学校余维老师说,在性暴行的问题上,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接受,用词作了删减,并作了一些侧面解释。《历史真相》的编写持续了整个暑假,其间还请了众多历史专家、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进行把关。

读本的课堂教学时间为3课时

据了解,《读本》的课程纲要里有一个详细的教学建议,读本《历史真相》课堂教学时间为3课时,同时配合国旗下讲话、社团活动、参观纪念馆等形式进行教学。学习的年级分别为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

南京市教研室主任严必友介绍,《读本》的讲授将贯穿整个12月份,一般安排在政治、历史等课程中。

据悉,“高中版”的《读本》也即将完成,与学生见面,高中学生学习的是《警示思考》,以有关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若干主题,强化高中学生的探究和思辨能力。

读后感

让人心痛的历史不能忘

昨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遗属代表,以及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初二学生,成为《读本》的首批读者。翻开这一页页的历史,老人和孩子都觉得,让人心痛的那段历史不能忘记。

86岁的周湘萍老人捧着读本,每翻一页都细细凝望许久。南京大屠杀那年,周湘萍年仅9岁,日本人带走了她的父亲、爷爷,比她大4岁的姐姐也被日本人糟蹋了。提到那段痛苦的往事,已是耄耋之年的周奶奶表情很是凝重。“那时候整条街的人都逃走了,只剩下我们一家9口人。那时候我们都躲在家里面,听到日本鬼子鞋子咯噔咯噔的声音,就知道他们又来了,那个声音一辈子都忘不掉。

周奶奶说,没有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是没法想象那种恐怖和痛苦的。“有了这样一个读本,能让现在的学生们了解那段历史,让他们能够更爱国,更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书中一张图片上有一位被日军炸断左臂的5岁小姑娘,看到这张照片我心里好难过。”刚刚拿到《历史真相》,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二女生何一诺就认真捧读起来。她说,一般5岁的小孩子跌一下都会哇哇大哭,而这个5岁女孩失去了胳膊,表情是那么无辜甚至是麻木,可见日本人给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造成了多么深的伤害。

历史书上对南京大屠杀讲得比较概括,就举了几个个别的事例。而这本《读本》史实更全面,增加了很多历史知识的链接,对我们进行了很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二男生谢钰沨说。

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二学生王一骁说,作为一名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的最普通的少年。每天在这座城市里穿行,  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她的美丽与繁荣,也感受着她的历史与文化——很辉煌,也很沉重。沉重来自这美丽城市曾遭受过的劫难。(欧阳丽蓉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