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读本首次进入中学课堂

14.11.2014  08:28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昨在宁首发,大量报道、日方资料佐证大屠杀史实

南外同学们拿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宋峤摄

  新华报业网讯  距首个国家公祭日还有一个月,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们拿到了刚刚出版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昨日下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初中版)首发式在该校举行,国家公祭日读本将进入全省中小学的课堂。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仇惠栋

  读本初中版分六大部分,内容更全面

  今年9月1日,公祭读本的小学版《血火记忆》已进入南京市小学五年级课堂。国家公祭读本计划的发起人、省委外宣办副主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与此前推出“小学版”用历史故事串联南京大屠杀历史史实不同,《读本》(初中版)则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该《读本》根据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包括战前南京、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救援与揭露、历史的审判、记忆与公祭六大部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有利于中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全貌,树立完整的历史认知。

  该读本编写者之一,也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年级主任余维介绍,读本也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阅读习惯,每篇的字数都控制在2500到3000字左右,而且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在选择文字或是筛选照片,会考虑到初中生心理的承受能力,尽量避免选择有杀戮和过于血腥的内容。

  记者注意到,这一《读本》除了通过正文完成历史叙事外,还选取原始史料进行旁证,且史料丰富多样,不光有中方的史料,也有日方和第三方的史料。比如,书中有当时侵华日军军官的日记,记载了侵华日军大屠杀的经过;《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关于《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金陵大学美籍教授史迈斯1938年实地调查后撰写的《南京战祸写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