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虚拟城墙“捐砖”已突破53万块

14.11.2014  12:45

        昨晚,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发起的“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活动走进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南师大学生微博及微信朋友圈里,“虚拟捐砖”成热门链接。

        虚拟“捐砖”数已突破53万

        昨天正值国家首个公祭日倒计时一个月。昨晚,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发起的“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活动走进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新华日报副总编辑、中国江苏网总编辑金伟忻和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建共同为“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第一站活动揭牌。

        中江网副总编辑冯海青在启动仪式上介绍说,新华报业传媒9月27日发起了“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虚拟城墙捐砖行动,为将活动推入高潮,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教育厅和团省委三方倡议,在全省校园内开展“全省青少年学生捐砖”活动。“第一站选在南师大,是因为南师大的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是重点学科,我们也期待高校的广大师生能一起参与进来。

        截至记者发稿时,“虚拟城墙砖”已达到530946块。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分钟“加砖”近百块的速度不断增加。记者发现,江苏省以70.6%的比列位列“加砖”榜首,其中,南京以占比33.7%的数据位居省内各市“加砖”数首位、苏州和徐州以11.5%的数据并列第二位。此外,个人“加砖”数据为83.8%,团体“加砖”数据为10.9%,家庭“加砖”数据为5.3%。

        几百学生当场拿出手机“加砖

        “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活动走进南师大后,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记者注意到,在南师大活动现场,几百名学生听着嘉宾的介绍,当场拿出手机“捐砖”。“每年到12月13日,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追悼遇难同胞,‘虚拟捐砖’活动既有意义又很环保。”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专业大二徐煜同学评价道。历史学大二翟晓燕同学认为,通过操作电脑或手机能完成“虚拟捐砖”,这种形式很容易在青年学生中推广,“在微博或者微信上分享一个链接,很快朋友圈里的好友们都能行动起来。”美术学院研一魏平远告诉记者,“虚拟捐砖”活动前期在南师大已经有一定影响力,他在看到扬子晚报相关报道后也参与其中,“对青年学生来说,这样的活动提醒我们不忘国耻,珍视和平。

        90后的王乐鑫来自东北吉林,从小就从长辈们的讲述中,耳濡目染了不少当年侵华日军侵略中国的史实。“我的姥姥就是侵华日军的受害者。上一代人每当提起侵华日军的罪行,就咬牙切齿,”王乐鑫说,现在不少人甚至不了解那段历史,更缺少对于那段历史的反思。“我希望通过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学会更加理性地看待历史。”记者注意到,会后的“加砖”热潮在学生中广泛传播。

        学者:青年人不应忘记这段历史

        昨晚,在简短的启动仪式之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会副会长、南师大历史系教授经盛鸿,为大学生们做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解读报告。“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暴行之一,是世界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侵华日军共屠杀了30万南京同胞,可是日本国内右翼分子却想否认这一事实。”经盛鸿教授愤慨地说,否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从战时日本当局到战后日本右翼学者与政客,一以贯之的政治宣传和喧嚣,背后隐藏着险恶的政治用心——复活军国主义,这是中国人民绝不能允许的。

        经盛鸿教授指出,目前我们对日本侵华史与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宣传教育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不关注、不喜欢学习这段不应该忘记的历史,一问三不知,甚至出现了一些令人痛心和气愤的现象。今年9月,一个年轻人在登泰山时穿着印有日军海军军旗的衣衫被群众围攻,就是一个例子。”经盛鸿教授解析说,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对日本侵华史与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宣传教育是强有力的推动,警示广大青少年落后就要挨打,而要勿忘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张明明认为,“公祭日”的设立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应该是大学精神的灵魂,这是大学的责任,也是大学的使命。这就需要大学生了解历史把握历史,从历史看未来。”记者了解到,1998年12月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中心,1999年被学校批准为校级重点科研机构。该中心由顾问、专兼任研究人员组成。先后担任中心顾问和兼任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有24人,专任研究人员7人。

        ■链接

        如何“捐砖”?

        网友可在电脑或手机上输入网址gongji.jschina.com.cn访问,通过为“城墙”加砖的方式,表达悼念。网友进入首页后,可点击“加砖”选项,再选择“个人”、“家庭”、“团体”进行加砖,加砖时还可选择相关“寄语”。网友加砖完毕后将会获得一个加砖编号,方便查询。在电脑端,网友还能使用“献花”、“点烛”功能,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思。(蔡蕴琦)

来源:  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