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登记制正式实施 民告官案件量预计将骤增

05.05.2015  12:01

  中国江苏网5月5日讯 从5月1日起,我国司法改革中的两项重大举措——立案登记制、新《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昨天是“五一”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全市两级法院办理登记立案646件,同比增长近84%,其中民事379件,民告官案131件。“去年下半年起,民告官案件量已呈井喷增长。”市中院相关人士介绍,去年全市两级法院一审民告官案件1600多件,较往年翻了一倍多,预计今年此类案件还将略有增加。民告官案件将监督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其意义远超打官司这件事本身。

  上午9点多,56岁的徐明(化名)到市中院立案大厅,要告在锡的一家省属事业单位。徐明说,因单位改制,他的编制被单位从事业单位转到同系统内的一家企业,几年后他才得知此事。为了“身份”问题,徐明曾多次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一直未妥善解决。查看诉状后,市中院立案庭法官黄朝华向其解释,这起争议涉及劳资关系,并不属于行政诉讼范畴,建议徐明走其他法律途径。但徐明执意要告官,法院敞开立案大门,并告知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几分钟诉状就交上去了,案子能否立上还不知道,但心里很舒坦。”徐明说,现在立案方便又规范,离开前,法官还给了他一份诉讼材料收据。

  在以往的行政诉讼中,民告官“立案难”问题突出。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民告官立案无门槛,受案范围从8项增加到12项,将陆续破解这一难题。市中院行政庭副庭长张学雁介绍,以往无锡法院受理的民告官案的主要类型有拆迁城建类、工伤认定社保类、公安行政处罚类等。不同的是,今年初至今,市中院受理的近60起民告官案件中,大多因政府信息公开而告官,涉及教育、物价、物业等新类型民告官案件出现。

  为破解民告官案“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无锡中院将实施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分离司法审判区域与行政管辖区域,无锡地区民告官案件由几家基层法院集中管辖,去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保证公正司法。

  去年我市两级法院立案10多万件,随着立案门槛降低和受案范围扩大,法院将面临不断涌入的大量案件,案件如何消化令人担忧。市中院立案庭庭长张晖坦言:“虽然法官工作量会增加,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受理范围,立案不设门槛。”目前,我市各级法院调充实立案一线力量,让审判骨干审查诉状,以便当场立案,提高立案效率。 (马雪梅)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