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立案登记制首日 南京半天当场立案184件

04.05.2015  20:13

龙虎网讯 听说法院立案的门槛降低了,65岁的低保户纪春明终于鼓起勇气为拖了两年多的房屋买卖纠纷起诉维权。4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南京鼓楼法院立案庭大厅见到了前来递交诉状的纪春明。在立案庭法官的指导之下,从未打过官司又没钱请律师的纪春明,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立案登记手续。

4日,是立案登记制施行的首个工作日。记者先后来到南京多家法院的立案大厅采访发现,预期的“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场景没有出现,各项立案工作进展井然有序,前来立案的人数较以往相比增幅不大。据统计,截至中午11点30分,南京全市两级法院窗口登记立案、网上登记立案、自助服务登记立案共接收当事人诉状和申请书共206份,当场登记立案成功的共计184件,立案率超过89%。

证据目录的备注是什么意思?”“就是每份证据有几页,填上数字。”在法官的指导下,纪春明很快完成了材料的填写。“法官态度蛮好,不懂就问,比想象中简单多了。”上午9:50,到鼓楼法院取号立案的当事人有11人。在立案大厅导诉台前,3名法官正在为前来咨询的当事人提供指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导诉台就有初步审查权,一些案件到这里就夭折了。“如果把立案大厅比作医院,导诉台就相当于导医台,以前是在导医台就给患者把脉开药了,现在导医台只负责提供指导、取号和分流,看病是后面法官的事儿。

此前,不少专家曾预期“民告官”案件将会有显著增加。今天上午,由南京退休教师苏兆中提起的一起“民告官”官司在鼓楼法院被当场立案。苏兆中曾是小区第二届业主委员会委员,但他发现,新选出的业主委员会委员中,有的长期不缴纳物业费,有的甚至不是小区业主,小区所在街道的办事处却为这些新委员进行备案,遂起诉撤销街道办事处的备案决定。

鼓楼法院立案庭法官告诉记者,以往此类案件需要进行实质性审查,比如原被告双方是否有利害关系、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收案范围等,不予立案的情况很普遍,但现在只需对起诉书进行基本核查,“民告官案件今后肯定会有大幅度增加”。

除了严格按照立案登记制要求进行立案,相关的便民措施也在一些法院试点。记者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发现,立案大厅的一角专门开设了自助立案区。以往动辄几十页上百页的诉状,法官当场粗略翻看也需半个多小时,借助自助立案区的快拍系统直接上传,3~5分钟即可完成全部流程。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文是这套自助系统的首位使用者,她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套自助系统,她必须通过人工窗口取号排队,在人多的时候,整个立案过程可能超过1个小时。南京中院立案庭法官汪来喜告诉记者,这样的自助立案模式本月将陆续在南京各基层法院推广。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顾敏

来源: 新华报业网   编辑: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