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秋季秸秆综合利用及还田工作做好八项保障

28.10.2014  10:27

近日,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局及时做好“八项保障”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秋秸秆综合利用和机械化还田目标任务。

      一、保障机具装备全面落实到位。一是抓新机具引进,对至今还没有完成机具推广任务的街镇,可由政府统一购置,然后发放给村社使用。二是抓现有机具利用,及时做好本地区现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的合理调配,确保机具高效作业。三是抓外来机具引进,按照辖区内水稻、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全覆盖来进行测算,收割机、还田机、打捆机数量不够的街镇,及时向外地引进,并加强安全管理和统一调度作业。

      二、保障作业确认单全面签订到位。针对夏季存在的不足,各街镇秋季准确填写《还田作业确认单》和《收储作业确认单》,签订率100%,并确保资料真实、还田面积符合实际。

        三、保障还田作业标准、质量落实到位。各街镇一是按照《六合区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村社合理选择1条适宜本村社的秸秆还田技术路线,实现整村推进;二是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的形式,将还田技术传播到各个农民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用农户。三是严格执行还田作业技术标准,要求农机合作组织、农机户在实施还田作业时,必须开启收割机秸秆切碎和匀抛装置,采用75马力以上拖拉机及配套还田机开展作业,耕作层深度必须在12cm以上。

      四、保障秸秆收储工作全面落实到位。一是积极引进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开展秸秆收集、储运和综合利用。二是充分调动村社的积极性,建立秸秆集中堆放点和晾放点,并及时做好秸秆收储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三是调动农民合作社、农户收储的积极性,组织捡拾打捆机、抓草机以及运输机械开展收储,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四是逐步将秸秆综合利用推向市场,实现秸秆收储、加工、营销和利益的良性循环发展。

      五、确保多种形式利用到位。一是鼓励发展固化成型燃料产业和秸秆炭化,引导工业企业使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鼓励燃煤锅炉、设施农业加温等实施节煤替代。二是推进秸秆沼气和秸秆气化,积极发展秸秆户用沼气、秸秆预处理站,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三是鼓励秸秆肥料化利用,建设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有机肥规模化生产企业,引导农民实施秸秆生物腐熟还田、覆盖还田,发展发酵床养殖,推广稻麦双套栽培。四是秸秆饲料化利用,动员各类养殖场、养殖大户进行秸秆储存,农作物秸秆加工制成畜禽饲料产品。五是秸秆基料化利用,培育壮大秸秆食用菌基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

      六、保障技术宣传和服务全面到位。采取印发《致农户一封信》、举办培训班、送农机送科技下乡、现场示范等形式,将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条播集成技术普及到农机户。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头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确保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和标准执行到位。

      七、确保巡查监督到位。一是加强禁烧检查,各街镇组织小分队走村入户巡查。二是强化还田机具检查,要组织人员对本地及外来跨区作业的收割机安装、使用秸秆切碎装置的情况进行检查,在稻秸秆还田区域严禁不安装或不开启秸秆切碎装置的收割机下田作业。三是强化收储中心、收储点以及收储机具的安全监管,确保及时、安全生产。

      八、确保综合利用补助资金到位。在省市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区财政对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累加补助10元/亩,各街镇财政也拿出5-10元/亩资金予以配套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