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台湾力量”

12.12.2014  23:26

  中新江苏网南京12月12日电(朱晓颖)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即。在海峡对岸,多年来为捍卫史实奔走的台湾团体、人士有所行动。“两个月前,我就开始准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的专题”,12日,记者陆续收到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前主席纪欣等人从台北发来的电邮。

  纪欣的父母从小在南京读书,从中央大学毕业后又留在当地工作。

  虽无法亲临南京祭悼活动现场,她用临近12月13日的一期杂志封面表达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幅照片灰蒙暗沉,“12·13公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黑字慑人心魄。

  《观察》杂志这一期公祭日专题,她约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关于纪念馆成立、扩建历程的专署文章,并邀台南成功大学教授林德撰文,讲述外国人记录中的南京大屠杀。

  纪欣第一次到南京、走进纪念馆是在2009年,她仍清楚记得参观后的感受,“既震惊,又悲痛,亲眼目睹‘万人坑’,数万张南京同胞被杀害的照片及影片,不忍卒睹,不胜唏嘘。

  强烈的心理冲击令她至今难忘,促使她形成了这期专题,“让台湾民众毋忘南京大屠杀惨案,望两岸所有中华儿女毋忘这段民族血泪史。

  “13日当天,我欲写一文,谈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琳女士、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女士的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石佳音发来的电邮,表明自己将在台北为死难者吊唁追悼。

  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执行秘书王武郎告诉记者,他们拟将明年12月13日纳入该团体纪念甲午战争活动一环,举办公祭活动。

  在台湾,为维护史实奔忙的机构组织、民间人士还有很多。

  今年10月25日的台湾光复节,在台北市中山堂,台湾陆军军官学校校友总会总会长、退役中将胡筑生与台湾全球华人纪念抗日协会秘书长钟蕾妮组织了一场“南京大屠杀”图片展。

  胡筑生仍不停往返于两岸之间。12日,记者拨通其电话时,他刚下飞机,甫抵广西南宁。“抗战是中华民族最悲壮的史诗,全民族为最终胜利付出巨大代价!13日,我将在当年昆仑关战役发生地,与大陆抗战老兵们一同座谈、交流。”(完)

编辑:钟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