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规上服务业行业发展呈现积极变化

05.05.2016  19:40



今年以来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呈现稳中趋快的态势,1季度全市259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28.26亿元,同比增长15.1%,较去年1季度提升了7.1个百分点。自去年1-4月起,收入增速维持在2位数的增长区间内。信息传输、商务服务、交通运输、科学研究等重点行业收入增速稳步提升,对规上服务业增长贡献凸显。部分生活服务类行业受市场环境、政策调整等影响营业收入增速上升较为快,现代新兴服务业也正成为全行业增长新引擎。

一、 部分重点行业发展提速贡献凸显

我市规上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据规上服务业的主体。今年1季度以上四大行业的企业数以及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比重分别达到74.8%和91.7%,其中收入占比较去年1季度继续提升了0.22个百分点。四大行业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长15.2%,较去年1季度提升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9个百分点,对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92.5%,较去年1季度提升了9.4个百分点。

1 、交通运输行业收入增速平缓回升

从近五个季度调查数据显示,我市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收入比重的四分之一。今年1季度,全市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7.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虽然低于规上服务业行业平均增速,但是较去年1季度以及1-12月的增速分别上升了0.3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受部分大型物流公司收入的大幅提升拉动,道路货物运输业收入同比增长21.8%。受某大型水上运输公司转变经营策略,收入稳步增长,水上货物运输行业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出现同比增长6.9%,较今年1-2月提升了4.6个百分点。在道路货物运输业以及水上货运运输业的共同带动下,全市交通运输业收入增速平缓回升。

1 、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收入占比及增速趋势图

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维持快速增长

今年1季度,我市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5.94亿元,其收入占规上服务业比重达到27.57%,较去年1季度提高2.57个百分点,首次超过交通运输行业门类,占比在受调查的规上服务业行业中排在首位。一方面是由于该行业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自去年1-6月以来,其营业收入维持20%以上的增速;另一方面是今年以来新增入库70家企业,1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14亿元。今年1季度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23.8%,较去年各季度增速继续提升。主要是由于占据该行业主体的软件开发业发挥着稳定器作用,互联网信息服务正成为行业收入快速增长的引擎。

图二、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占比及增速趋势


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上升幅度较为明显

今年1季度,我市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3.97亿元,占规上服务业收入比重为25.21%。虽然收入占比较去年1-12月回落了2.7个百分点,但是比重依旧占据着四分之一以上。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1%,增速领先规上服务业行业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从去年1季度以来,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增速逐季提升,我市商务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初步形成规模。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企业管理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收入均保持着两位数增长,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拉升了整个行业的增长幅度。

图三、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占比及增速趋势

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逐季回升

今年1季度,我市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4.0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4.1%。虽然依旧落后于行业平均增速,但是增幅较今年1-2月上升1.6个百分点,较去年1-6月,1-9月和1-12月分别提升了9.5个、8.3个以及1.4个百分点,呈现出逐季回升的态势。1季度规上科学和实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7%以及35.1%,增长较为迅速,但由于两个行业占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比重不高,因此拉升作用有限。

图四、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收入占比及增速趋势


二、 部分生活服务类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1季度,我市规上生活服务类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5.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收入比重为7%,虽然收入占比不高,但增速较快,同比增长19.2%,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成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新的增长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营教育和卫生业,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的快速发展拉升了生活服务类全行业快速增长。

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收入增速有所回升

今年1季度,我市规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8%,较今年1-2月回升5.3个百分点。某家用电器服务公司经营范围扩大,收入增长拉升了全行业增速的回升。

2 、民营规上教育和卫生业企业收入增速较快

今年1季度,我市规上教育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19.3%。部分民营教育培训机构,今年以来随着学员数增加,市场拓展,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季度,规上卫生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7%,保持较快增长。随着基本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公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部分民营医院和机构扩充了经营范围,增加了床位,收入增加较为明显。随着整形美容市场需求旺盛,部分整形美容医院收入增长较多。

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态势较为平稳

今年1季度,我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93亿元,同比增长12.1%,较今年1-2月增速上升了0.3个百分点,从去年1-2月以来该行业收入增速持续保持2位数增长。新闻和出版业,文化艺术业以及娱乐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9.6%,28.6%和19.7%。该三个行业大类的较快增长支撑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行业门类的平稳发展。

4 、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增速稳中趋快

在国家取消限购、减契税、免营业税等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快速提升,我市二手房市场明显升温。部分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的二手房成交量增幅较大,部分物业管理公司由于项目增多,接管楼盘的增加,今年1季度,我市规上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35.3%,增长迅速。

三、互联网相关服务业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我市积极贯彻“互联网+”行动战略,推动相关企业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逐步成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互联网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

1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为“互联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快速增长,今年1季度我市规上互联网相关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49亿元,收入同比增长67.1%,领先规上服务业行业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对规上服务业收入增上贡献率达到19%,该行业已成为我市规上服务业增长新引擎。

2 、吸纳就业人员数增长: 今年1季度,全市受调查的48家规上互联网相关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数为1.88万人,从业人员数同比增长24.8%,净增加3700余人。该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

3 、带动关联行业的增长: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邮政快递业发展迅速,今年1季度,我市规上邮政业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29亿元,同比增长31.9%,增长迅速。从事快递服务的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17.2%。

四、规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供需两侧出现的一些积极变化,近期我们通过对近50家重点企业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融资较难、负担较重。 部分企业反映资金紧张,资金回笼周期拉长,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到位,服务业企业由于重人力、轻资本的特性,很多时候处于“融资无门”的尴尬境地。社保五险一金和各项税费占比过大,企业负担较重。

2 技术人才短缺,市场竞争激烈。 部分高技术行业企业反映高端技术以及管理人才招不到、留不住,存在短缺情况。部分传统服务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招工难,特别是对口的高级技工难招。市场竞争激烈,甚至出现无序竞争。服务业企业目前新业态形式较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但在多样化的业态形式下企业质量却参差不齐。

3 营改增”对不同行业影响不一。 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经营的影响差别较为明显,对于新兴服务业,如软件企业、IC设计、文化创意等行业企业来说,由于享受相关行业政策如双软、技术先进型服务等优惠,“营改增”对实际税负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交通行业企业来说,尽管名义税率下调,但由于增值税对企业开票规定更加严格,实际经营成本有较大程度上升。

4 、受大宗商品市场不景气影响明显。 部分工程技术公司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以及房价、股价影响,实体经济投资动力不足;由于受石油、水泥、钢材等市场影响以及安全环保压力,新上项目同比明显不多,投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部分水上运输企业,由于钢铁、煤炭、建筑材料等大宗货物的运输量明显减少,运输合同订单比往年下降,且运输价格比往年有所下滑。

五、 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意见和建议

1 、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出台更加明细的减免税政策,扩大营改增的范围,增加进项税抵扣的项目,切实降低企业税负。建议降低社保费率,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增加对一些传统产业和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

2 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结合国家、省、市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项目的申报,按照供给侧结构改革精神,重点针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服务等当前生产性服务经济运行表现出的薄弱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引导资金投入,促进企业能够取得更好的经营成效。促进孵化型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实施创新驱动,营造“万众创新”的氛围。

3 、针对不同细分行业加强规范引导, 对特定行业范围内的服务业发展做好整体规划布局,强化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不同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加强引导,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帮助企业转型发展,出台对新兴产业的细化扶持政策。

(拟稿人:耿延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