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走进南邮大 学子踊跃参与

11.12.2014  20:40

南邮学子“加砖”踊跃。

两位男生在扫码“加砖”。 南邮的学子们拿着宣传册“加砖”。 本网记者给满族同学金印贴上“和平贴”。 在横幅上,南邮学子签下自己的名字。 同学们踊跃参加“众指成城”活动。

  中国江苏网12月11日讯(记者 赵筱青 杨丽 袁涛)今天中午,南京邮电大学校园内,数十名师生自发向路过的校友发放“公祭加砖”传单,他们拿出手机,注视着同一界面,扫一扫二维码,为“国家公祭众志成城”添砖加瓦。同学们热情参与其中,还互相为伙伴们郑重地贴上“勿忘历史,珍爱和平”的胸贴。《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全媒体互动产品“捐砖”自9月27日上线运行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截至今天,“加砖”活动已经走过9所知名高校,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响应。南京邮电大学,虽然是“加砖”的最后一站,同学们却十分给力。临近公祭,学生们还自发组织了不同形式的活动,筑起心中的“万里长城”。

  今天,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第九站走进南京邮电大学,向师生推广宣传《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全媒体互动“加砖”活动。南邮的同学们听完本网记者的介绍后,纷纷拿出手机现场“加砖”。虽然是中午饭点,展板后就是学校食堂,但很多同学顾不上吃饭,拿着传单向周围的同学们发放,而拿到单子的学生看过后也纷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加转”。

  南京邮电大学校团委张建颖老师介绍,他们得知“加砖”活动后,便立即改版了微信学生会公众号,把“加砖”活动链接进去,让南邮的学子们更方便地了解“公祭”与“加砖”,张老师表示,学生们参与都很积极。今天的现场活动,更是扩大了传播效果。

  记者了解到,前来加砖的学子大多都是94年之后出生,他们虽然是90后,但都非常了解那段历史。他们纷纷表示,作为在南京读书的学子,对于南京这座城市的感情也会让他们更加铭记那段历史。

  学生会主席章依云告诉记者,得知国家公祭日的消息后,学生会早在一个月前就成立了学生会公祭专项小组,小组成员一同探讨如何悼念遇难者、倡导和平,并在学生中宣传普及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她表示,“加砖”这种在线悼念缅怀的形式更加方便、环保,很适应时代潮流,而最重要的是,网络传播量更大,能够扩散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公祭。

  在众多“加砖”者中,还有一位正宗的“格格”,她就是该校大二的女生金印,金印告诉记者,她是满族,原籍东北,祖上是爱新觉罗正黄旗,她时常听爷爷奶奶说起侵华日军在东北的暴行,更加激发了她的爱国情绪,每年寒暑假,金印会去欧美游学,她和外国友人也会谈起那段历史。得知学校组织公祭活动,她更是踊跃参加,并拍照留念,她说,她要把“加砖”活动推广给外国友人,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值得一提的是,南邮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也同时举行。在“众‘指’成城“活动区,一块红色的展板中间镶嵌一幅白色的中国地图,同学们将自己红色的拇指印填充在白色的中国地图上。不一会儿,白色地图上就印满了红色的拇指印。“这项活动,寓意中国的年轻人不忘国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张建颖老师介绍。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孔令强则把拇指印按在了他的家乡福建省的位置。“公祭活动很有必要,这不仅是对死难者的尊重,更是对后人的警示。”记者看到地图上钓鱼岛、南海等处满是红红的拇指印。

  “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旨在更好宣传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为主流媒体探索媒体融合积累新经验。“全媒体行动”将通过报纸、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手机报等手段,围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主题展开跨媒体、全方位的报道。

  《国家公祭众志成城》全媒体互动产品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出品、中国江苏网精心制作。网友可在电脑或手机上输入网址 gongji.jschina.com.cn 访问,通过为“城墙”加砖的方式,表达悼念。网友进入首页后,可点击“加砖”选项,再选择“个人”、“家庭”、“团体”进行加砖,加砖时还可选择相关“寄语”。网友加砖完毕后将会获得一个加砖编号,方便查询。在电脑端,网友还能使用“献花”、“点烛”功能,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思。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国家公祭新闻行动进校园”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大力支持,系列活动已走过省内9所高校,向师生推广宣传为《国家公祭众志成城——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全媒体互动产品“加砖”,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截止记者发稿时,“加砖”数已超过1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