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5月9日将离开南京 专家:因天气原因延迟

05.05.2015  16:04

  

  飞行员安德烈(左)通过网络视频和贝特朗交流

  

  安德烈和现代快报记者合影

  原以为今天就要和南京说再见,所以,“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世界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就悄悄移出机库,晒了两小时“日光浴”,做好了飞行准备。

  可是,天气说变就变,又把大飞机“”了下来:变为9日清晨6点起飞……

  昨天下午,“大飞机飞离南京”的新闻发布会在禄口机场的临时机库内举行。飞行员安德烈·波许博格将接力飞行,完成环球之旅中最难航程:南京起飞,越过太平洋,抵达夏威夷。这段航程飞行5天5夜,之前,没有人试过。

   起飞 时间

   舍不得走,起飞时间推迟到9日清晨

  “阳光动力2号”身躯庞大,体重却轻如家用小轿车。这样的“身子骨”,遇到侧风,很容易偏离航道。因此,飞机什么时候飞,天气说了算。来南京前,大飞机在重庆的起飞时间,就往后延迟了3次以上。

  那么,什么时候离开南京?几天前,阳光动力团队就表示:最早在5月5日清晨。但进入临时机库,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机身旁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起飞时间为9日清晨6点。这比原定计划推迟了4天。

  有飞友调侃说,南京是一座让人留恋的城市,所以大飞机舍不得说再见。对于这样的说法,飞行员贝特朗·皮卡尔笑了,点点头:“那是当然。

  为什么飞行时间延期?贝特朗说,什么时候飞,关键要看天气和飞行窗口。目前来看,最早是9日清晨,但15日、16日、月底也分别有飞行窗口……“关键看天气,南京的天气说变就变,太古怪了。

  有部电影叫《等风来》,而大飞机的飞行恰恰相反,要没有风。“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5日出发显然不现实。

   起飞 准备

   能源上:已经享受了两小时“日光浴

  尽管动身时间往后推了,但禄口机场里还是充满了“离别”气息。临时机库里,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着撤销布展,对大飞机做最后的检查。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大帐篷”时,大飞机的“机头”被拆了下来,两位技术人员正在上面忙碌。

  根据工程师丹尼尔介绍,这个拆掉的“机头”,学名是座舱整流罩,拆掉后,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检查机身的电路系统。“这个罩子只有20千克,别看它轻,是用特殊保温材料制成的,在外界温度达到40℃的情况下,它能保证机舱内仅有20℃。

  为了准备飞行,前天下午,大飞机被推到室外,在停机坪上晒了两小时太阳。

  5天5夜不间断飞行,飞行员将如何完成这一挑战人体极限的航程?

  安德烈说,他会在模拟舱里持续呆上三天三夜,以模拟真实的飞行体验,“可以检测到飞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贝特朗则会更加专注技术,“我会做一些技术训练,例如了解飞机仪器的操作状况,同时,由于我是个心理医生,我能够通过自我催眠,让自己有一种舒适感。

  此外,两位飞行员还会经常交流飞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一一讨论出应对的方法。“我们必须要去预知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从而给心理生理最全面的准备。

   技术上:在模拟舱模拟飞行3天3夜

   身体上:练习瑜伽5分钟入睡

  昨天,安德烈在现场与大家交流时,一位瑜伽师一直相伴左右,他叫Sanjeev,“10年前,我遇到了这位瑜伽大师,他教会我,在机舱中也能让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Sanjeev介绍说,长时间呆在高空中,人体很多肌肉组织都会僵硬,而通过特定的瑜伽动作,可以使得肌肉得到放松。

  最为重要的是睡眠帮助。“20分钟的睡眠时间对正常人太短了,而通过瑜伽训练,能够让安德烈在5分钟内就进入一种睡眠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休息。

  即将开始的飞行,虽然充满了刺激,但难度和危险系数也是极高。就在5天前,安德烈的夫人Yasemin也来到了南京,陪伴安德烈准备下一段旅程。

  “安德烈当飞行员那么多年,每一段飞行,我都对他充满了信任,家里人也从来没有阻挠过他的飞行梦。”Yasemin说。

   起飞 保障

   如遇台风或气流,会临时迫降日本

  太平洋风云多变,如果遇到极端天气,“阳光动力2号”如何应对?

  “我们已经侦测到,未来一周,会有两股台风,摩洛哥飞控中心一直在监测天气状况,如果不具备飞行条件,我们会再次调整。如果真的遇到台风或者气流,也有可能临时迫降日本。”不过,安德烈坦言,迫降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

  在飞越太平洋的时候,阳光动力团队会不会考虑租一艘船同步航行,确保飞行员安全?

  “如果有这样一艘船,我的太太肯定会驾着这艘船跟着去跑,因为她不太放心我的安全。”安德烈幽默地开了个玩笑。

  不过,他说,租这样一艘船是不太可能的,“船的速度跟不上飞机。

  他说,他和贝特朗平时也学过跳伞和救生技能,以防备出现突发状况。

   起飞 专访

   未来有可能增加一名中国飞行员

  安德烈今年已经62岁,贝特朗也已经57岁。在飞友们的眼里,他们和当年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有得一拼,被称为“阳光兄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环球之旅结束后,他们还会继续飞吗?

  尽管贝特朗已经暂时回瑞士了,但在专访安德烈时,现代快报记者通过网络视频,也对他进行了专访。

   会一直飞到80岁

  现代快报记者:你今年已经62岁了,在中国,这个年龄的人基本都已经在家带孙辈了,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照顾晚辈上,像你们这样继续去冒险、去追逐理想的人非常少。对此你们怎么看?

  安德烈:瑞士和中国的中老年人,的确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不过我觉得,将精力放在晚辈身上,其实也不错,因为老一辈的经验和经历如果传授给晚辈,将会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贝特朗:飞行对于我个人而言,年龄不是问题。环球之旅结束后,我还会继续飞下去,一直飞到80岁。

   希望能再来南京

  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那么久,最让你们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安德烈:我还记得在4月30日的现场活动上,有一个孩子,送了一幅自己画的画给我们:一辆汽车一边在使用废气作为动力来源,同时还制造出了清洁的能源。这让我们想起了“阳光动力计划”成形之初,也是从一个大家都以为不能实现的梦想开始的。

  现代快报记者:对南京的印象如何,都去了哪些地方参观?

  贝特朗:我去了玄武湖,很遗憾没有时间参观更多的地方,如果有机会再回来,我会去看看紫金山、夫子庙。我真的还想再次参观中国。

   会考虑中国飞行员

  现代快报记者:是否会考虑在未来的航程中引入其他飞行员?

  贝特朗:如果选第三个飞行员的话,我可能会引进中国的飞行员,因为中国的知名度很高,对太阳能的使用最为广泛,我相信,在未来,中国可能是太阳能最大的使用国。

  现代快报记者:现在是否考虑与中国的企业合作?

  贝特朗:可能我们之前缺乏了解,所以没有跟中国企业合作,但这次来跟中国企业交流,发现他们在太阳能领域做得不错,很有竞争力,相信将来会做得更好。现在,我们需要中国伙伴方将这些技术商业化,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生产,给他们做样机,用我们的知识为他们服务。(金凤 吴怡 胡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