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名师点评高考6门选修科目试卷亮点

10.06.2015  10:28

  

  政治考了“新常态”、“足球改革”等热点,物理考题还取材“闯关游戏

  丁欢孙倩倩杨甜子王璟

  

  政治试卷中考了抗战胜利70周年、足球改革等热点,物理题中竟然还有生活中的“闯关游戏”,地理科目关注了“国际慢城”、全球变暖、“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等热点……

  2015年高考6门选修科目考试昨天全部结束。记者采访中获悉,今年6门选修科目试卷可谓各具特点。扬子晚报第一时间特邀江苏6科名师对各科试卷逐一进行评析。

  实习生丁欢孙倩倩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杨甜子王璟

  物理

  生活取材多,“闯关游戏”“医疗器械”都入题

  -考生反映

  计算量大让考生大呼“草稿纸都不够用了

  物理考试让很多考生直挠头。“计算量很大,很多同学草稿纸都不够,还要再跟老师要。”中华中学的一位“学霸”考生和记者分析,“今年的大题就像做国外的物理考题那样,需要先读懂一段很长的材料,然后才能明白题目的意思开始解题,所以有人觉得绕。”而试卷中“核磁共振”等题目,也让考生觉得有些晕乎。

  -名师点评

  情景创设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特邀名师:邱刚(物理奥赛杰出教练、海门中学物理教研室主任、海门中学奥赛中心副主任)

  纵观整卷,今年物理高考试题延续去年江苏高考“厚重和谐、稳中有新”卷风,重视考察考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选择题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点,实验题注重考查实验操作和误差分析,选修部分注重基础和知识点的覆盖面,感觉选修3-3要比3-4、3-5略难。计算题13题相对比较简单,抓住感生模型,可一蹴而就;14题模型比较新颖,对物理基本功考查要求较高,部分考生反映因为受力分析错误导致全盘皆输,也有部分考生因为没有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导致计算复杂;15题模型比较常见,但对学生利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多数同学没有完成最后一小问。

  具体分析,今年高考试卷有如下两大特色:

  一、情景创设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高考试卷一直在努力去体现物理与科技,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尽量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模型出发来设计题目,例如选择题的第5题,源自生活中的闯关游戏,试题从新的角度创设情景,考生除了深刻理解运动学知识之外,还需要利用逻辑推理解读试题。再如计算题第13题取材于医疗器械“磁共振”,看似高大上的器械,其实包含的物理原理还是比较简单。

  而试题如能贴近教学、贴近教材,更能体现试卷的亲和度。试卷中第1题的变压器、第3题的天体绕行模型、第6题电梯中的超失重、第7题电场中的类斜抛、第10题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第15题质谱仪问题等,这些情景,不仅考生熟悉,而且十分经典。这些源自教学过程中的考题不会让考生在审题时一头雾水,不明就里,有利于检测考生物理能力的真实水平。试卷的第4题电流天平、第11题电磁阻尼均源自课本后的习题,这样能引导在教学中用好教材,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

  二、试题编制凸显物理之美,富有品味。试题多方面地折射出物理的对称之美、简约之美。如试卷第8题,三个点电荷在空间的电场分布,体现了空间对称之美,解题过程还用到了对称与等效,合成与分解等物理思想和方法。

  第9题圆环在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的受力对称,从而得出上滑与下滑过程产生摩擦热相等,为本题解题的关键点。第14题A球受力的对称性决定了它受力的唯一性,这也为后续问题扫清了其他受力的可能性,也体现了物理的简约之美,展示了物理的学科品味。

  化学

  试题灵活性提高,实验题将会拉开分数

  -考生反映

  大题有人看不懂,时间有些来不及

  “我在班里化学成绩还算不错的,我觉得化学卷都挺难。”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一位女生走出考场时有些沮丧,她告诉记者,化学考题的大题出得让人有些“看不懂”。选择题也比较难,整体做试卷的时间都不够用。“我一走出考场就问了班里化学最好的同学,她告诉我做化学的时间也相当紧张。”另一位考生表示,自己化学最后一道题都没有来得及完成。

  -名师点评

  选择题有变动实验题出现新仪器

  特邀名师:王志春(海安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今年化学高考试题仍然继承了江苏考题的一贯风格:遵循考纲,突出双基,体现学科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时贴近生活实际,注重能力考查。但试题的题型设置和问题呈现与以往有一些变化。

  一、选择题稍有变动。与2014年相比,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考查点没有出现在选择题中,增加了氧化还原反应(第4题)和电化学(第10题)的考查。题目出现的先后顺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周期律考查(由第9题到第5题)、离子方程式书写(第7题到第9题);另外第14题摒弃过去传统命题模式,以气体通入溶液PH=7为载体,题目呈现的形式新颖,考查学生对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以及物料守恒的灵活运用;也有不少试题要求考生能运用所给新信息再结合所学课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对考生学习潜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II卷试题的灵活性、新颖性都较去年有所提高。第16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轻质碳酸钙为载体的综合考查,包括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洗涤沉淀的基本操作和如何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第17题有机综合题中第(5)小题学生难以下手,主要是不熟悉脱水成醚反应。第20题以减少烟气中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为题干,重点考查盖斯定律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以及溶度积的计算,减去常见电化学中电极的判断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此外,第19题为制备水处理剂K2FeO4综合实验题,题目中出现了新仪器(砂芯漏斗和真空干燥箱),可能是今年化学区分度很高的一道试题,这个实验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结合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要求比较高。此外,28题为实验题,可能是今年化学的拉分题。这个实验是在课本上没有的,需要学生多动脑筋,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比如要考虑到浓硫酸的脱水性,以及实验操作的先后过程等等。另外还涉及到对实验设计方案、化学用语的考查,对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要求比较高。

  生物

  大题中考到糖尿病、植物激素调节的应用等

  -考生反映

  普遍较轻松,感觉没有偏题怪题

  据考生表述,今年生物考题很简单,不仅题量不大,没有偏题怪题,而且实验题都是常规考点,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神题”。“有一道关于基因的考题,挺与时俱进的,考到了基因工程和基因探针,这应该算是目前很前沿的生物技术了吧。”中华中学考点的一位考生说。

  -名师点评

  整体难度适中“小陷阱”不少

  特邀名师:张鸿亮(南京市中华中学生物教研组长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生物特级教师)

  本次考试学生出考场普遍感觉较轻松,有同学认为比南京市模考及2014年高考试卷相对容易,单选题前10题比较基础,后面题目难度有些上升,题中有一些小陷阱。多选题结合生物学实验较多,有些把握困难。非选择题图形较多,入题不难,但有些空“翘尾巴”,要求分析原因的空格给的比较长,是否答到位有些没把握,答题时间较为充足,试题充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今年的生物试卷难度整体适中,比2014年高考及南京市的几次模拟考试有所下降。试题有如下特点:

  1、试题遵循国家生物课程标准。符合省《考试说明》及省教学要求,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迁移和适度拓展,重视考查审题、读图、分析和表达等能力。

  2、突出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基础,覆盖面较广。考查了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和分化、遗传变异、进化、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等必修和选修内容。

  3、注重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部分,本次试卷继续注重对多项实验的考查。如DNA粗提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鉴定等。

  4、试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如第20题考到人工种子、大题中考到糖尿病、植物激素调节的应用、遗传病分析及概率计算等。学生由于已经复习到,所以入题不难,但考查的内容比较细致,被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认为有些生僻,是否答到位有些没有把握,这正好可以达到一定的区分度。

  5、注重对学生的审题、读图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图形包括曲线图、直方图、流程图、系谱图、电泳图等,学生需要认真仔细审题读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组织规范的生物学语言,完整准确精炼表达。其中既要完整又要不能出现错误,有些试题中有一些内在信息,被学生称为“小陷阱”,如果审题不够仔细,也会出现错误。

  政治

  抗战胜利70周年、足球改革等热点话题都考到了

  -考生反映

  考题不偏不难考生做得较顺手

  今年政治考生普遍反映考题要轻松很多。政治试卷的考题大多来自考纲,同时又增添了时政的新内容。但对于考生而言,时政内容显然是考前复习的热点。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一位女生告诉记者,政治试卷答起来相当顺手,“比之前模考的都要简单。举个例子,试卷中有一题是关于法律法规掌握程度的考查,让我们写两条法律法规。但这个内容时政的部分都复习到了,所以我很淡定。

  -名师点评

  探究题首次引入政治小论文

  特邀名师:张园园(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政治特级教师)

  2015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立意高,观念新,取材广,格局开阔,导向明确,特色鲜明。既注重价值引领,又彰显人文关怀。总体上说是一份考生容易上手,能考查出学生真正能力、设计有区分度的好考卷。

  今年试卷保持了江苏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特点,继续注重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尤其是考查考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价值观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卷没有偏题、怪题出现,而且知识点覆盖率高,主干突出,既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又能高于课本,符合以能力立意、问题立意的新课标命题原则。以经济生活为例,选择题中考查了消费观、财政、企业等重点知识,主观题围绕“进出口商品结构”让学生展开计算、绘图并提出建议,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政治学科素养。

  全卷彰显了浓厚的时代气息。试卷涉及社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运河、丝绸之路项目申遗成功等。除了三条纯时政题,所有试题情境都精心设计,既有新常态、足球改革、海外撤侨、亚投行等热点话题,又有听证会、老年人娱乐设施、志愿者等极富现实意义的素材。试卷的区分度首先就体现于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考生不但需要平时注重阅读积累,而且在考试中要能识别题面后隐藏的命题意图。

  与往年一样,今年江苏政治高考的新“亮点”也在试卷的创新部分,其导向是促进中学政治课教学侧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减少靠背题、押题得分的机会。今年综合探究题首次引入政治小论文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项创新也使得正常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更加坚定了信心。

  历史

  考了工业革命、明治维新等,凸显对人类文明的多角度反思

  -考生反映

  选择题文言文多考生苦笑“又考了语文

  “选择题咋那么多文言文,压根看不懂。”在南京29中考场,一位考生苦笑着表示,历史试卷大玩“古风”,不仅是在考历史,真是顺带把古文也一并考了。不过也有考生坦言,如果能够读懂考题中的文言文表述,试卷其实并不算难。据悉,今年的历史大题考察的全是课本中的重点,如甲午海战、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罗马的对比、工业革命、明治维新等。

  -名师点评

  选择题有难度论证题变“温和

  特邀名师:王生(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今年的历史卷充分彰显了深刻反思人类文明这一时代主题,构思精巧,设计新颖,立意深远。第21题,以公元4世纪古罗马和中华帝国在各自分裂后的不同历史走向为切入点,让考生认识到,中华帝国之所以能够不断绵延与新生,其活力源头之一就是儒家文化的内在聚敛力,文化传承是延续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

  第22题,通过叙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无情摧残,让考生反观近代日本的政治文明,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对人性尊严的泯灭和践踏,同时,也要从更深的层面上反思中国的传统文明,应主动汲取时代元素,与时俱进。

  第23题,直指“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本题的隐喻是,工业文明的发展既解放了人力、释放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将人沦为了机器的附庸,扼杀着人性,文明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进步,工业文明的发展需要更加关照人性的解放。

  选修模块中的“明治维新”一题,所要宣扬的是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要拥有吸纳外来文明的智慧和勇气,惟其如此,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开化”。这些题目以历史事件为情境素材,巧妙地渗透着对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反思。

  考生反映选择题难度较高,有几道题目的答案拿捏不准。主要是因为这些题目无法在教材上“点对点”地找到答案,而是需要充分发掘材料信息和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一种正确的命题导向。另外,论证题这只“拦路虎”,今年变得“温和”多了,学生普遍感觉有话可说。该题的答案也彻底开放,有5种观点可供学生自由选择,再附上4点相应的论据,符合论证要求,即可得到满分,估计此题的均分会达到5分。

  地坦

  关注“国际慢城”“一带一路”等热点

  -考生反映

  单选题有些绕普遍感觉不难

  “单选题有些绕,但整张试卷还是比较平稳的,我是提前十分钟做完试卷的。”建邺高级中学的一位男生回忆,地理考题中出现了“一带一路”“中巴铁路”等热点名词,材料题中还考到了美国200年以来的草地退化率情况,需要考生写出相关启示。

  -名师点评

  关注生活热点区分度好

  特邀名师:汤为庆(海安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长)

  今年试题总体来讲质量较高,难度不大,分析难度略有增加、整张试卷思考量较大,设问比较灵活,区分度较好。今年的地理考卷,主要特点有以下四点:

  一、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以能力立意为主。今年多数题目需要考生从图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后才能获得正确答案。通过考查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和判读能力,反映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阐释和运用水平。

  二、知识覆盖面广,突出“主干”知识。今年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主干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试卷比较平稳,设问科学。如区时计算、地球公转意义、天气系统、城市区位、人口迁移、工农业生产、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

  三、图形丰富,地理特色明显。今年地理试卷上共有22幅图,形式多种多样。有景观图、等值线图、坐标图、区域图等,尤其区域图较多,如南美洲图、南亚部分地区图、河北省图、江苏省图等。要求学生能从图上获得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才能分析答题。

  四、关注生活,关注热点。今年试题,注重关注生活,如时间计算、“国际慢城”等。注重关注热点,如全球变暖、“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等。不仅让学生关心社会热点,也学会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学以致用。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