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探索“图书馆+”阅读阵地建设

25.11.2015  10:42

              11月23日,位于镇江的江苏索普集团传来消息,该公司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职工书屋”荣誉称号,并获赠牌匾与300余册书籍,这是镇江市在企业推进“图书馆+”模式,建立市图书馆企业分馆的成功实践。

              2014年以来,为积极推进书香城市建设,镇江市文广新局充分发挥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的优势,积极推进“图书馆+”阅读阵地建设模式,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全民阅读服务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丰富优质的阅读资源,2015年1-10月镇江市图书馆总馆进馆人数、外借册数、读者证数量同比增长了10.3%、9.8%、10.2%。

              一是积极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全市7家公共图书馆总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市图书馆在与高校图书馆共享阅读资源的基础上,又在乡镇(街道)、企业、学校、军营中建立图书馆分馆69家和3家馆外图书流通点,每建一家图书馆分馆,市图书馆均投入2000余册图书,并定期更新,通借通还,向分馆开放上百万册电子藏书,指导分馆开展阅读活动,基本形成15分钟公共图书馆服务圈;在图书配置上,尽量以“你选书 我买单”的方式,将图书馆选书权交给读者,公共阅读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二是积极推进基层书屋数字化。全市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80%以上乡镇中心村农家(社区)书屋与辖市区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所有的农家(社区、职工)书屋电子阅览室共享镇江市数字图书馆40万册电子书,所有的图书馆会员可免费阅读镇江市数字图书馆240万册电子书,公共阅读资源覆盖面明显扩大。三是积极推进阅读新平台建设。依托镇江市图书馆的纸质和电子书资源,在市区人流密集场所投放2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方便市民借阅图书;选择公共场所设置电子书借阅机,开通“书香公交”,市民在单位、公交站台及公交车上均可下载电子书和阅读;建成镇江市电视图书馆,市民足不出户就可浏览图书馆藏书。阅读新平台的建设使公共阅读资源的供给实现了贴身化。

              2016年,镇江市将继续推进“图书馆+”模式的阅读阵地建设,在城市选择性建立100个集阅读休闲与一体的社区书吧,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图书通借通还、阅读活动指导等阅读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走近阅读、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