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供求去库存,稳楼市靴子落地

28.03.2015  12:01

  小户型配比不再限商品房购作保障房

  新华报业网讯 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昨日下发。通知重点在于调节市场供求、加速库存去化。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东认为,两部委对土地、规划做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调整,发出了力促住房消费、维稳楼市的强烈信号。

  有限、有供,从土地源头平衡供求关系

  两部委通知首条提出要“有供、有限,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应规模”,同时要求,供应规模过大的区域减少甚至暂停供地,而对住房供求矛盾较突出的热点城市,应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有效增加住宅用地供应规模。

  对于库存高企的三四线城市而言,当前一方面要控制市场进口,即减少土地供应,另一方面还要打开出口,即增加购房需求,才有可能逐步缓解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对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而言,供大于求的矛盾总体并不突出,需要适度增加中小户型用地和保障房用地的供应。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两部委要求,督促和指导各地加快编制本地区的住房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对住房的建设总量、供应结构、空间布局和开发进度等统筹安排,“这几年省里已开展了住房建设规划的研究,还将编制十三五住房发展规划。

  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分析,抓土地、调供求、去库存成为楼市新政的一个重中之重。具体到南京,2014年因为2013年的住宅供应紧张而把商品住宅供地量增加到500公顷,增长25%左右,今年随着这些地块的上市,住宅供应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从平衡供求的角度来讲,今年有必要在土地供应上进行调节。

  无锡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沈洵告诉记者,近年来无锡土地供应太多,使得楼盘建设量大。2014年无锡市区土地市场总成交面积222.31万平方米,创下近十年成交新低。而当地不少知名房企持有土地的库存量已可卖2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会继续控制土地供应,不排除一些区域零供地的情况。

  小户型配比不再受限,未开发房地产用地可转型利用

  通知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在于提出:在建商品住房项目,在不改变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必要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套型结构,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住房户型做出调整。此外,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可研究制订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用途转换方案,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引导这类用地转型利用,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及养老、文化、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

  “南京的‘90/50’很可能因此取消。”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孟祥远分析,此前国家曾制定“90/70”政策,即城市新审批、新开工住房项目,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70%以上;去年3月南京又出台“90/50”政策,随着房地产市场“去行政化”,小户型配比限制政策应会逐步退出,户型配比依市场需求实际而定。

  南京市规划局宣传处处长彭俊说,在供求不平衡的背景下,对用地适当改变用途有积极意义,后期将研究更为细致的政策。

  据了解,当前不少三四线城市,已经出让还未开发的住宅用地规模庞大,现在楼市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去住房的库存,还要去住宅地块的库存,很多企业和资本深陷其中,既无力开发,又转让无门,无人接手。土地用途可变,可以盘活存量,损有余以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