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制报:苏州司法公共法律服务接地气惠民生
本报特约记者 张全连 唐梦恬 本报记者 郑 弋
“以前遇到法律问题不知怎么办,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法律服务,这样接地气的服务我们特别欢迎!”日前,在张家港市锦丰镇永新社区,80多岁的汪大爷激动地对记者说。
前不久,汪大爷的老伴去世,两个女儿因财产分割引发家庭纠纷,是张家港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薛婷帮这对父女打开了心结。自苏州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后,薛婷成为永新社区的法律顾问,通过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参与民事纠纷调解等方式,解决群众涉法难题。
“村居法律顾问随时候命,让群众享受到最大的便利,有效提升了化解矛盾纠纷的实效。”苏州市司法局长王侃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不断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均衡法律服务资源,在全国率先将“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考核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一村居一顾问”法律服务全覆盖,以接地气、暖民心、惠民生的法律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整合资源,便民服务“一站多能”
太仓市城厢镇伟阳社区的李老伯身患癌症,生活不能自理,儿子一直不闻不问。但得知父亲拿到一笔拆迁款后,儿子立即以赡养为由要钱,父子俩吵得不可开交。李老伯找到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工作人员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劝说儿子,依法解决了这一家庭纠纷。
“作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最末端,司法行政服务站集法治宣传、纠纷化解、法律援助、特殊人群管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有效实现便民服务一站多能。”太仓市司法局长顾潇军说。自去年起,苏州大胆创新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起以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街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辐射,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为触角的三级服务平台,形成了“定时+及时”“网上+网下”“集中+分散”的多重法律服务模式。
近年来,苏州市整合全市各类平台资源,改造升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将线下法律服务资源择优架构到线上平台,与手机、电视终端等实行联动,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法律服务内容。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积极打造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先后建成10个县(市、区)及96个镇(区、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57个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依托行业法律援助站点及行业性专业调委会等载体,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到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精准到位,个性化产品惠及于民
随着法槌的敲响,一个特殊的民事诉讼案件在姑苏区双塔街道定慧寺巷社区“鸣锣开庭”。来自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的大学生们,分别扮演起审判长、书记员、原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被告代理人等角色,双方唇枪舌战,50余名社区群众现场旁听。
“生动直观的模拟法庭,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学到法律知识。”庭审结束后,参加旁听的钟爱便民法律服务站站长王秋月说。
为使小窗口发挥大作用,2015年,双塔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在钟楼社区成立钟爱便民法律服务站,协助社区开展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同时特别推出法治情景剧、法治微电影、模拟法庭、诉讼代理和辩护等特色服务项目,使社区法律服务更加丰富多彩。
为突出公共法律服务的普惠性和针对性,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苏州市建立需求分析研判机制,研发了包括社会治理、权益保障、民生发展等三大类110个服务产品。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全市个性化法律服务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昆山健全律师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首批推出面授课堂、专题讲法、律师坐诊、纠纷实录等四项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产品。金阊街道法律服务中心打造“享法家”公共法律服务创客空间,构建起“线上+线下”法律服务体系。太仓市通过全省首个“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设置在线法律咨询、律师资料查询等功能,将专业化法律服务免费输送至群众手中。常熟建立“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视频法律咨询。吴江、吴中等地通过网络视频系统调处矛盾纠纷,对群众了解和办理公证、法律援助等开展可视化操作,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
多方联动,打好法治惠民“组合拳”
小杨于今年初在观前街某茶吧与他人发生纠纷,混乱中被酒瓶砸伤了脸。在派出所调解时,因双方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驻所郭律师详细了解情况后,依法拿出专业意见,最终得到了双方的认可。这是苏州搭建“律所共建”平台,引导律师配合民警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化解的一个缩影。
“坚持多方参与,让律师配合民警,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民事纠纷,形成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苏州市司法局基层处长陆红英说。
为更好搭建矛盾纠纷协同化解平台,苏州市司法局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向行业拓展,在实现村居法律顾问“标准配置”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律师进所服务”新模式,制定出台《公调对接“律师进所服务”制度实施方案》《“律师进所”服务实施意见(试行)》。加强法律服务与矛盾调解相融合,通过自愿对接、指定对接、补充对接等形式,确保全市基层派出所、交通事故处理中心、看守所都有对接服务律师。截至目前,全市各驻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者累计提供调解法律指导5000余件,参与调处疑难复杂纠纷3000余件,协助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近千场次,办理其他法律事务2000多件,提供法律咨询近2万人次。
为有效解决“专业服务”问题,苏州市司法局在系统内建立由司法行政干部、公证员、专职调解员、律师等组成的“便民法律服务团”,配置到三级平台;在系统外组建法律志愿者队伍,吸纳法律职业资格证持有者、大学生村官及离退休的法官和检察官等参与服务,扶持培育调解沙龙、乡音调解室、新苏州人学法俱乐部等新型社会组织。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有70余家社会组织具备承接公共法律服务的能力,作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有效补充,进一步提高了法律资源的配置效率。
来源:江苏法制报,2017年7月18日,第A01版,第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