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一根草,须打通“最后一公里”

09.06.2015  10:19

   秸秆综合利用产能不足依旧困扰“禁烧

 

  

  又到夏收时节,秸秆禁烧又成了农村不少地方干部群众的头等大事。记者近日在南通、盐城、无锡等地采访发现,许许多多人都在为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忙碌着。

   一把手”心系一根草

  6月3日下午,农业大市盐城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禁抛工作、夏季安全生产工作和当前防汛防旱工作,市主要领导就此专门提出要求。  盐城市环保局局长周俊向记者表示,这个周末,环保局所有人员全部在各县区农村督查。“今年管住‘一根草’,比往年轻松了一点,因为盐城的老百姓普遍接受了禁烧,大部分秸秆都还田了。到目前为止,全市没有发现一起火点!

  海门市提出要做好秸秆综合利用,“让秸秆焚烧成为过去时”。6月1日,市主要领导就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进行专题调研。“一路上没有看到一处冒烟。”海门市农机局局长陈俊高向记者介绍,海门是全省重要的油菜生产基地,而油菜秸秆处理是个老大难题。经过不断攻关,目前全市形成了秸秆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材料化“四条龙”,年消化油菜秸秆能力4万吨,实现了全市全覆盖。

   严管严控织下天罗地网

  秸秆到底要不要禁烧?社会上存有不同的声音。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更多人认为,秸秆必须禁烧。

  “有人说,过去秸秆都是一把火烧掉,天还是蓝的。但他忘了一个情况,过去的环境容量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周俊说,过去,中国没有多少工业,也没有多少机动车,秸秆烧后,污染很快就扩散了。但现在环境状况已经很脆弱,“这时候再一烧,往往就成为压倒环境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感到今年禁烧管控轻松了一点,但各方人士均表示,在当下,要彻底遏制露天焚烧秸秆现象,还必须严管严控,织下禁烧的天罗地网。

  “这段时期,我们全局人员每天下乡巡查,每晚11点汇总当日巡查情况并上报。”海门市环保局局长张健告诉记者,今年海门对秸秆禁烧实施了四项“严令”:一是秸秆禁烧“百分考核”。市禁烧办对各区镇秸秆禁烧实行百分制考核。二是秸秆禁烧保证金制度。各区镇向市秸秆禁烧办上交3万元秸秆禁烧保证金,卫星发现“火点”要扣除保证金。三是效能约谈督办。全市成立1个效能督察组和6个巡查组,巡查组每日24小时巡回检查,每日向市领导和区镇通报火点,市效能办对秸秆禁烧工作不力、火点排名靠前的区镇主要领导效能约谈和现场督办。四是责任层层追究。

  而在如东,民兵全部走上禁烧第一线。如东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吴风俊对记者说,如东每年夏收产生稻麦秸秆120万吨,该县组织6万民兵积极当好宣传员,通过广播、民兵夜校、座谈会、工作会等渠道向当地群众讲解焚烧秸秆对天气、交通、居民身体健康、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等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带头向所在地335个民兵组织立下军令状,并签订了承诺书,做到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打捆双管齐下,自觉为所在地农户树好样子。

   综合利用尚存“最后一公里

  5月26日一早,惠山区星河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金明接到黄泥坝村负责人的电话通知后,立刻组织人手和设备赶往该村收割麦秸秆。无锡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锡现有508个行政村种植小麦、水稻。去年,夏、秋熟二季农作物种植面积共156.38万亩,需收储的秸秆总量38万吨左右,收储能力占比64.5%。

  不过,这位负责人坦言,从工厂到田间、地头这“最后一公里”,是农民、企业乃至政府多年的心病。目前,生产生物质燃料是无锡秸秆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产能很小,每年遗留的大量秸秆依然困扰着农民和政府。“主要原因在于收储秸秆的成本较高,利润微薄。

  而在海门,记者了解到,由于政府强有力的补贴政策,综合利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海门佳利羊场,记者看到,不少农民源源不断地往这里送秸秆。羊场老板陆锦忠说,农民送来的秸秆,他们按300元左右/吨付钱,在这里,它们将被加工成羊饲料。“市政府贴我们一吨150元,镇村再贴100元/吨;另外,如果我们今年完成2000吨的任务,市政府还奖励2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能收购到2000吨,收购成本几乎全部由政府承担。”截至6月4日,该羊场已经收了1470吨秸秆。

  附近和平村村民吴路生告诉记者,他家种了一亩半油菜,总共收了约2.5吨秸秆,都卖给了佳利羊场。“今年油菜籽价格很低,一亩半油菜籽只卖了1000多元,秸秆倒挣了三四百块钱!

  (杭春燕)

连云港11部门共商冬季污染天气应对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冬季污染天气应对,环保厅
江苏省解除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
受冷空气影响,截至12月4日15时,环保厅
江苏拒绝为污染企业买单
   制定赔偿金使用管理制度  明确磋商和诉讼规则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