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加强秸秆“双禁一用” 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28.06.2016  11:27

  焚烧秸秆会给空气质量带来严重污染,淮安市农机部门为全面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要求,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把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作为“蓝天工程”的重点之一,多措并举开展秸秆“双禁一用”工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严格督查秸秆禁烧禁抛。为保障夏季秸秆禁烧禁抛工作顺利开展,自6月1日起,市农机局督查组在李锐副局长带领下,多次至金湖县督查夏季秸秆“两禁一用”工作,并与金湖县禁烧办、督查室建立了密切的工作联系,保证“两禁一用”工作扎实开展。金湖县建立了三级网格化督查机制,镇村组各级干部包村到户,县直单位成立17个督查指导组,并通过蓝天卫士在线实时监控各镇(场圃)的火点情况。该县夏收面积65万亩,以全部收割完毕,今年夏季还未发现火点,空气质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显著提升。 

  二是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该市秸秆综合利用目前已初步形成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的格局,机械化还田是夏季麦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出路,市农机部门着力提高秸秆还田组织化程度,通过收割机械、还田机械、耕种机械合理配置,实现收割还田耕种工作的无缝对接,确保夏熟作物早收割、茬地早翻耕;科学制定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示活动,加大农机与农艺融合和重点技术推广,目前,全市麦秸秆还田面积达到300万亩,还田率达到67%,预计全市夏季秸秆还田率将超过90%。 

  三是保障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秸秆禁烧禁抛工作的根本,在于解决秸秆的出路问题,为保障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市农机部门坚持“夏季主攻还田,秋季突出利用”总体思路,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做好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收集打捆、固化成型等工作,在全市布点推广犁耕、犁旋一体以及正反转灭茬、水田埋茬等实用还田技术,试验应用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秸秆青贮、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产沼气及秸秆工厂化利用等技术措施,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与联耕联种结合起来,扩大规模连片作业区域,提高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