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斧”的故事 太仓检察千锤百炼优秀公诉队伍
3年,13人,3200余起案件,零错案、撤案……这一连串数字记录的是江苏省太仓市检察院公诉工作的实绩。这支队伍曾荣获“全国优秀公诉团队”、“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被苏州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两次,还涌现出了全国检察研究理论人才1名、全省检察专门人才1名、全省业务竞赛能手1名、苏州市检察岗位能手5名。累累硕果何以孕育而出?搭建多元学习平台、优化办案机制、培养精英人才,是该院公诉队伍建设的“三板斧”。
搭建多元学习平台,提高团队整体素能
2小时授课、6个章节内容、44页PPT课件……10月27日,太仓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启海参加公诉科所在的第一党支部学习会,并为支部同志上了一节以“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的党课。
早在2012年,太仓市检察院就出台了《加强和改进检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建立起了全面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及时掌握全院干警的思想动态、持续开展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础。”该院政治处主任薛慧香说。同时,该院还将“党员学习日”制度和党支部会议、党日活动相结合,创新推出了党员干警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模式。
该院积极搭建线上线下多元学习平台,号召青年干警争做“学习型检察官”。近年来,推出“微学习”理念,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微课堂”、“微研讨”和“微竞赛”,组织干警在线学习交流。同时,组建“娄东检察学社”,举办“检察官大讲堂”、青年干警座谈会,开设“流动书架”“职工书屋”,拓展干警学习渠道。
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办案“双效合一”
“如此大规模的犯罪组织,怎么只有几名被害人到案?其他被害人不打算维权吗?”去年,轰动全国的新型传销组织“微视传媒”太仓分支负责人周某被抓获。检察官张庆军发现,应该到案的多名被害人迟迟没有出现。后经了解得知,受害者大多是聋哑人,因没能及时获得案情信息,故未能报案。张庆军立即通过短信等形式通知他们尽快报案,同时主动联系手语老师帮助被害人配合公安机关查案,最终补齐了14名聋哑人的受害证据。今年,该案成功入选“江苏省检察机关十大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优秀案例”。
今年5月,该院启动“检爱护航”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预防校园欺凌“070”系列活动,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疏导,对不起诉案件中的未成年人追踪帮教。同时,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彩虹桥工作室”,实现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被害人诊断、询问、心理咨询的一站式快速办理,降低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二次伤害”。
多年来,该院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管护帮教工作,依托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建立“12345”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模式,被评为“苏州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十大品牌经验做法”。
“一起案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罪与非罪,更关系着社会公义、人情冷暖。我院一直把司法为民理念贯穿于办案始终,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在每一起案件中实现法律和社会效果的最佳融合。”公诉科科长胡敏说。
“1+X”复合培养,打造公诉“全能精兵”
“我立志赴新疆挂职锻炼,以响应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发扬矢志奉献的精神,将先进的工作经验带到新疆,加强沟通共同提高……”。今年5月,在赴新疆挂职锻炼座谈会上,公诉科副科长程立勇庄严承诺道。
“为了培养又‘专’又‘全’的检察人才,我院建立了‘1+X’培养模式,以挂职、培训、练兵、竞赛等多种形式促进干警素能提升。”副检察长张莹玮介绍。
去年6月,该院建立起“公诉业务学习例会制”,将业务学习与科室例会相结合,以近年来办理量前十位的案件类型作为学习研究重点,每位干警结合自己的兴趣专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每周例会前集中学习交流,使“业余学习”变“例行学习”,努力将干警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科医生”。公诉科员额检察官李会主讲的《关于新型支付方式下网络侵财犯罪定性分析》获得苏州市检察机关精品课程评比第一名。通讯员 庄 岩 记者 郎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