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接警员都是“活地图”

10.01.2015  10:21

  今天是2015年度“110宣传日”。记者近日来到110接警处,并跟随出警。

  5日17:04,扬州市公安局应急指挥中心,6号台电话响起。“在金鹰东门有人打架是吗?”“好的,请稍等。”6号接警员面前3个显示屏,立即显示了报警人具体位置、巡逻警力具体部署和报警现场监控。接警员发现汶河派出所一警车离报警人约1分钟车程。17:06,该警车被指派出警。“只要拨110,无论固话还是手机,我们都可以定位报警人准确位置,从而迅速指派最近警力。”扬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周兆洪说。

  事发地监控显示,3人正拉扯推搡。17:07,警车出现在监控里,但图像模糊。指挥中心要求民警通过执法记录仪将现场图像上传。指挥中心大屏上,记者看到,民警已经将3人分开并开始了解情况。17:11,事态平息,民警将双方带往派出所。

  丁谈是南京市公安局110接警台首批接警员,已经接线11年。接受采访前,她刚处理一起移车类报警,与报警人对话同时,戴着耳麦的丁谈双手不停在键盘上点击,记录下警情,随后派给事发地公安分局。

  在丁谈看来,合格的接警员最重要的就是心里有张“活地图”。否则报警人有重大警情,报了事发地,可接警员不知道怎么第一时间将警情派给最近警力。她说,接警员都要背地名册,熟记哪个地方属哪个区、靠近哪里,休息时间还要骑车满大街跑。“骑车走一遍就知道了方位、周边环境以及地标建筑。”长期苦练下,几乎每个接警员都是“活地图”。报警台教导员焦亮介绍,每名接警员都要培训半年才能独立上岗,一名接警熟手更需磨炼两年。

  6日,记者跟随南京秦淮警方的“帮荣号”武装巡逻车体验了110接处警。车长刘开祥介绍,他们执行的是武装巡逻任务,主要负责夫子庙地区。

  “双塘里78号居民楼发生纠纷,立即出警!”刘开祥迅速赶至现场,老杨在78号楼下私搭了个自行车棚,而老周等居民认为车棚影响日常出行,双方发生争执还动了手。民警一到,立即劝阻双方,并联系社区和城管部门协调处理。刘开祥介绍,这种纠纷警情占他们出警量70%,事都不大,但民警要当好“和事佬”。

  快到中午,刘开祥他们刚想买两包子垫肚子,新警情来了:白下路111号写字楼停车场有人偷电瓶车电瓶!刘开祥立即调转车头。

  这辆“苏A2753警”巡逻车,后座座椅塌陷、扶手松动,显然已使用多年,这是因为歇人不歇车。巡逻民警是三班倒,上午8点半到下午6点半是白班,下午6点半到晚上11点半是小夜班,晚上11点半到次日8点半是大夜班,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刘开祥说,每天要接近50起报警,最多的一天接了100多。“报警多的时候,两辆巡逻车不够用,私家车也得派上用场。”民警赵冰说。当天巡逻下来,“帮荣号”共接了48起警情。(《新华日报》2015年1月1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