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垃圾短信,新规还须可操作

05.06.2015  11:12

  “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发送商业性短信”月底将实施

  新华报业网讯 “中奖”信息、商铺推销、色情短信……手机用户饱受垃圾短信困扰已非一日。国家工信部近日公布《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要求自6月30日起,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

  工信部新规最大亮点在于首次将权益交给用户,只要用户不愿意,任何组织和个人就不得向其发送商业信息;同时,1-3万元罚款也首次写入《规定》。垃圾短信是否能够借此根治?在专家和用户看来,“未必”。

  运营商为垃圾短信“搭梯子

  谈起垃圾短信的猖獗,被访问对象无不痛恨又无奈。

  泰州的杨先生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车,问价时被要求登记手机号码,随后便不断收到各种短信,有介绍相关车型的,有宣传车展活动的,还有看车团的信息。给孩子咨询过一家培训机构的姜先生,一天下来竟收到同一培训机构发来的十多条短信。

  各种欺诈性、骚扰性短信更让用户又气又恨。在南京一家传媒公司工作的小俞因为工作原因24小时开机。“凌晨常常被垃圾短信吵醒,快神经衰弱了。”启用屏蔽功能,可发送者竟披上“马甲”继续推送;下载拦截软件,但有时连正常的信息也“误杀”。

  年初,360发布报告称,去年,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拦截垃圾短信约613亿条,平均每天拦截1.68亿条。考虑很多手机用户并没有安装360的软件,安装的软件也不能拦截所有垃圾短信。因此,专家估计,我国手机用户每天收到的垃圾软件有数亿条。

  数据后面,是庞大的“黑色产业链”。用群发器发送数十万条短信,只用几台机器,数小时就能搞定,一条短信赚取1分钱,利润也十分可观。

  为铲平垃圾短信,工信部、我省通管局曾多次出台政策,但垃圾短信依然久治难愈。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系主任姚国章教授表示,原因在于“牵涉到众多利益主体”,垃圾短信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和发送者三方利益均沾,运营商“搭梯子”,提供短信发送通道,互联网服务商(SP)利用自己的软件执行操作,运营商收取费用后给SP业务分成。

  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通信人士透露,一条5分钱,运营商拿大头,SP拿2分甚至更低,“客户发送的短信越多,运营商返给SP的点就会越高,有些如1元/条的高价竞猜类、电视节目支持短信,甚至五五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