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融机构新思路化解“融资难”

18.05.2015  09:53

  用大数据遴选客户银政合作共担风险

  

  近日,上市银行一季报披露完毕,值得关注的是,不少银行不良贷款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一边是资产质量的下滑,另一边是国家的政策导向,对成长中的中小企业,银行该如何考量?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江苏的金融机构有了新思路。

  金融产品创新得靠大数据

  对小微企业而言,要想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需要充足的资金。逮到商机之时却发现之前银行的贷款快到期了,这可怎么办?

  “如果在还款日之前筹不到这笔钱,一些企业就得找成本较高的民间借贷。”江苏银行小企业金融部负责人耿心伟告诉记者,与其将客户“赶出去”再“拉进来”,不如直接为其续贷。为此,该行推出了“转期贷”产品。只要企业是依法登记、信誉良好,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且无不良信用记录,就可以申请延长贷款期限,并且不降低企业的信用等级。

  然而,令江苏银行困惑的是,在业务开展之初,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的“转期贷”做的并不多。对此,耿心伟分析,这是由于客户经理存在“到期还款”的惯性思维,同时也反映出客户经理对企业的还款风险有隐忧,所以推广的热情不高。

  “为此我们引入大数据对客户行为进行分析,集成了企业来自工商、税务、海关、环保、法院、检察院诉讼等信息,结合预警系统,由计算机判断出哪些才是可以做‘转期贷’的客户,”耿心伟说,“这样可以减轻客户经理的心理负担。

  “善融商务平台”是建设银行的电商平台,银行根据其在平台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商城信用”直接转化为“银行信用”。“根据交易信息,总行在系统中折算成预授信额度,我们按照这个名单授信。”建行江苏省分行小企业业务部负责人介绍说。

  银政合作需遵循市场规则

  利薄而风险与成本高,是大部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银行应该如何平衡利益与风险?

  “让政府起到引导作用,银行又不完全依赖政府。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就得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去办事。”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零售信贷部总经理张大江介绍说,去年6月,该行与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三方正式签署协议开展“富农贷”业务合作,针对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创新产品贷款。“富农贷”贷款对象是全省粮食种植业、蔬菜水果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额度最高200万元。截至今年4月末,该行“富农贷”已经支持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8户,发放贷款1.44亿元。

  “由省财政厅提供2000万元成立担保基金。当贷款逾期率低于5%时,财政担保基金承担80%货款损失,邮储银行承担20 % ;当贷款逾期率高于5%时,财政担保基金承担20%贷款损失,邮储银行承担80% 。邮储银行杠杆比例为1:20,即放款额度上限为4亿元。”张大江说,省农委提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银行根据名单开展定向营销,有效降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银行对财政担保基金进行杠杆扩大贷款额度,同时大幅度降低农户贷款准入门槛和贷款利率,财政担保基金和银行共同按比例分担贷款风险,有效激励银行主动管理业务风险,促进业务可持续发展。

  “线上+线下”打造融资生态圈

  在传统的金融服务中,供应链上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无法共享和整合,流程无法有效衔接,处于供应链“弱势”地位的上下游企业经常遭遇融资获批难、出账难、业务操作难等困境,只有形成了完整的融资生态圈,一环连一环,中小企业的融资才会便捷起来。

  近日,广发银行一供应链授信客户通过“广发银行在线贸融通系统”成功办理1000万元预付款融资的出账和支付,整个过程从客户发起提款申请到款项汇入特定买方账户,全程用时不过5秒钟。

  “去年,广发银行把在线供应链产品整合成‘广发在线贸融通’品牌,正式推向市场。今年,广发将陆续推出在线订单融资、在线电商平台融资。”广发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功能除在线提款与支付外,还实现了订单确认、应收账款转让、赎换货、还款、对账等环节的全程电子化。

  除了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融资生态圈的互联互通之外,线下银行与企业的互动同样十分必要。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周琦介绍说,针对中小企业管理“短板”,该行积极开展“银企沙龙”、“体验式营销”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培训,帮助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金融知识,提升财务管理能力,通过运用金融产品规避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增值。同时,启动“金色池塘”小企业大讲堂计划,帮助小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江苏经济报记者朱彬彬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