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毒品犯罪案件不断增长 法院分析:易产价廉易运输 形势严峻

24.06.2015  18:13

  中国江苏网6月24日讯(记者 米格)今日,江苏全省法院对241件毒品犯罪案件的290名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宣判。记者从江苏省高院获悉,毒品易产价廉,网络易传播,物流易运输,江苏毒品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长,涉案毒品数量不断增加,江苏毒品犯罪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记者了解到,本次公开宣判的毒品犯罪案件中,有贩卖毒品数量巨大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有多次零包贩卖小量毒品被从重处罚的案件,有武装掩护贩卖、运输毒品犯罪案件,还有因吸食毒品产生幻觉而杀害亲生女儿的案件。

  据江苏省法院副院长李玉生介绍,自2010年以来,江苏毒品犯罪案件数、判决发生效力的毒品犯罪分子人数持续增长,2014年毒品犯罪案件数涨幅达到8.2%,达4695件,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表明当前江苏毒品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李玉生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甲基苯丙胺等合成毒品成本低廉,技术简单,易于制造,交易价格低;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和物流业管理的不规范,给毒品的运输、贩卖带来便利,查缉难度增大;网络信息媒体的发展通畅,促使毒品制造犯罪方法传播更加便捷,毒品交易活动更加便利。

  此外,江苏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还呈现出涉案毒品数量不断增加,毒品犯罪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末端毒品犯罪增长迅速,新型合成毒品成为毒品犯罪主流等特点。

  据其介绍,江苏2014年度毒品犯罪案件中,数量达到1000克以上的案件比例明显增加,个别地区甚至超过90%。例如南京地区审理一起贩卖、运输毒品案件涉案毒品数额高达26公斤,创近年来该地区涉案毒品数量新高。

  小额毒品犯罪案件中,相当比例案件的被告人间存在明确分工。大宗毒品犯罪中,共同犯罪已成为主流。一些案件形成了贩、运、卖一条龙的模式,控制性、有组织性凸显。少数案件甚至出现涉枪犯罪,虽然持枪抗拒抓捕案件尚未出现,但潜在危险性增大。

  记者了解到,2014年江苏零包贩卖毒品案件占全部贩卖毒品案件比重超过20%,容留他人吸毒犯罪案件增幅居所有毒品犯罪之首,已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40%以上,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犯罪案件也有一定增幅。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在江苏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成为毒品犯罪主流,涉案案件占比超过80%。吸食新型合成毒品一旦成瘾难以戒除,其社会危害性相比传统毒品尤甚。

  李玉生表示,江苏法院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省法院每年对毒品案件审判工作都会进行全面评析,每半年会对毒品死刑案件进行逐案分析,对于大宗毒品犯罪、职业毒犯,毒品再犯、累犯等坚决依法从重打击,该判处死刑的,坚决依法适用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