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六市今起获地方立法权

01.08.2015  11:55

 

  昨天,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相关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江苏常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6个市开始拥有地方立法权,其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可以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其市人民政府可以开始制定规章。这是《立法法》修改后我省首批获得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至此,我省有10个市拥有地方立法权,这对地方法治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地方立法权范围扩大权限缩小


  《立法法》修改以前,地方层面,只有“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立法权。在江苏,除了省会南京,其余按获批顺序为无锡、徐州、苏州。拥有地方立法权城市的数量上,江苏仅次于辽宁省。


  立法权是一个地区的制度性基础设施。全国各地不少城市都向上争取成为“较大的市”,以获得立法权,但国家层面多年未松动。


  今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立法法》修正案获得通过,最大亮点便是“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此前,全国设区的市共284个,享有地方立法权的有49个,包括27个省会市、4个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18个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立法法的修改,将地方立法权一举从49个市扩大到284个。


  立法权扩大了,但是立法权限缩小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腊生说,修法以前,地方性法规包括执行性立法,对国家的法律加以具体执行;自主型立法;先行性立法,立法权限很大。立法法修改后,设区的市立法权限为: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


  “不过,这个立法权限也不像人们理解的那么窄。对49个‘老市’地方性法规的调查显示,新的立法权限能涵盖其85%以上。”王腊生说。


   六市立法聚焦文化名胜和环境


  江苏为什么是这6个市获得了立法法修改后的首批立法权?


  王腊生介绍,除去4个原有立法权的“老市”,我省另外9个设区的市,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全国均排在前列,且有强烈的立法需求和愿望。综合考虑9市情况,特别是立法能力建设等因素,常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6市法制委、法工委均已设置完毕,主要岗位人员已基本配备到位,6市均已开始起草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有的草案已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因此首批入选。


  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苏称,镇江向全市发放了600多份征求意见表,又在人大网上发布公告,搜集到106条立法建议,梳理出76个立法项目,按照急需先用、具备条件等要求,确立了24个立法项目。目前初步确定,今年除出台镇江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条例外,还将出台三山(金山、焦山、南山)名胜保护条例。


  “我们的第一部法规是‘扬州市立法条例’”,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玉新说。年初人代会上扬州成立了法制委,5月,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法工委。


  泰州市主持工作的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即将带队亲自参加全国人大的立法培训。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已全部到位,三个处室负责人正在向全市考核遴选,泰州市人大秘书长赵留贯介绍。泰州也向全社会作了立法项目的征集,“最为迫切的立法需求,就是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溱湖湿地、兴化垛田,各界的保护呼声非常高,呼吁防止过度开发,防止有污染项目进入。


  盐城市人大常委会本届任期内的立法计划已经初步确立。从社会征集中梳理出23个立法项目,最后从中选了5个,“比如淮剧的保护,新四军革命遗址的保护,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保护区的保护”,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卫国说。今年,盐城市打算出台本市立法条例和一个普通法规。


  7月16日,常州市专门增开一次市人代会成立了法制委,4月份成立的法工委是6个市中人员配置最多的,共10人。“立法项目正在调研之中,”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盛建良说。


  南通市正着手拟定2015-2016立法计划,基本确定了8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在社会民生方面有突出立法需求的,比如濠河、狼山保护,海域利用开发和保护”,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向红透露,他们的第一部法规应该是南通立法条例,第二个法规会从上述8项中选择立法需求最为迫切的一项。


   制约和监督让权力不任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级市获得立法权,如何防止权力滥用?确保制定出高质量的法规?


  王腊生说,防止地方立法权任性,国家已有制约和监督的制度设计。


  权限上的基本原则是,不得随意减损百姓权益,增加百姓义务。立法程序上,设区的市的地方法规要到省人大常委会进行初审,省人大主要把“合法性”的关,是否违反权限,重大制度设置是否合法,是否不恰当地增加了老百姓的义务?法规出台之后,还要报省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审查。每一个老百姓也可以提出对地方性法规的审查要求。


  王腊生建议,作为立法新手,开始立法要少而精,切入口要小一点,针对性要强,选择老百姓高度关注,能够解决地方实际问题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