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安"微警务"平台集群上线

25.04.2016  11:04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至少有5000万人(次)要到江苏各级公安机关办理事项或向公安民警求助。能不能让群众不用跑到公安机关,在家里、在单位或者在任意地方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就把涉及户口、护照、驾驶证等事情办成?今天上午,正式上线的江苏公安“微警务”平台集群让这一美好愿景变成了百姓福祉,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据了解,近年来,江苏公安机关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此次江苏公安“微警务”平台集群上线运行后,群众用手机登录微信平台,包括户籍、交警、出入境等578项业务将从公安机关的各个窗口延伸到网上、掌上,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据了解,2015年,江苏公安机关接报移车警情400多万起,办理户籍业务2163万余件、居民身份证348万余张,办理机动车业务约1117万件、驾驶证业务约591万件,签发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赴台湾通行证约310万本。把这些业务办结完毕,相当于5000万人次要跑到公安机关来办理事项或求助。能否更方便,更快捷地把事情办好成为广大群众共同的期盼。经过深入调研,省公安厅决定,全面建设江苏公安“微警务”平台集群,实现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微警务”一体化运行,依托微信公众号和手机,提供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防范宣传等多种服务。

  记者在现场设置的体验区亲身体验了"微警务"的便利,仅出入境业务预约功能,就能为每个办事群众节省大约2个多小时;自助移车、重名查询、身份证办理进度查询、高速路况查询和出入境业务办理等服务都可在“微警务”上办理。南京、南通、连云港等地公安“微警务”通过手机拍摄现场照片并上传,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快处,无需等待交警到场处置;苏州公安“微警务”可随时查询本人的交通违法信息,并通过微信支付缴纳罚款。

  据江苏省公安厅负责同志介绍,所谓平台集群是一组相互独立的、通过高速网络互联的计算机,将它们构成了一个组,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以降低运作成本、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江苏公安“微警务”平台集群由省公安厅统一制定标准规范,各级公安机关循序渐进量体裁衣,既避免服务缺位,也防止重复浪费,实现了省市县全面覆盖、上下一体、界面统一资源共享、安全高效的“掌上办理”体系。(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