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五式”联动创新援疆模式
从输血向造血倾斜从支援向合作拓展
新华报业网讯 扬子江畔,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江苏,创新大潮激荡;5000公里外,新疆帕米尔高原,一批批援疆干部将江苏的“创新种子”撒向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生根、发芽、开花。
按中央统一部署,第九批江苏援疆干部人才1月进驻克州。站在对口援疆实施2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江苏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着眼南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际,按“规划先导、科学实施、廉洁高效”理念,探索形成“滴灌式”脱贫攻坚、“造血式”教育援疆、“立体式”人才体系、“组团式”医疗援疆、“融入式”交流交往的“五式”联动工作新模式,推动援疆工作重心逐步从输血向造血倾斜、从硬件向内涵延伸、从支援向合作拓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年计划安排的70个援疆项目、4.9亿元援疆资金,正有序推进落实。
江苏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关永健说:“将江苏创新的成果在克州落地生根,让克州百姓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先进的医疗,是我们每一位援疆干部努力的方向。”
戈壁滩上“长”出新产业
走进克州乌恰县的小微企业产业园,机器声隆,一片繁忙。正在乌恰驼峰绒毛有限公司原料车间忙着清洗驼毛的阿布都热合曼·卡德尔说,他原是村里牧民,一年放牧收入就5000多元,日子过得紧巴巴,上班后第一个月就拿到3000元工资。
阿布都热合曼的幸福生活,正得益于江苏产业援疆。
克州地处南疆,是国家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克州前指把“脱贫攻坚作为援疆工作的第一要务”。
拔穷根,产业是根本。江苏援疆借鉴江苏工业园区发展成功经验,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培育适合当地的脱贫产业,由“输血”向“造血”转变。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吸引一批纺织、轻工、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并积极打造克州现代产业集聚载体。一座座现代化的产业园,“长”在广袤的戈壁滩上。
近年来,克州前指持续安排援疆资金,重点建设阿图什昆山产业园、乌恰常州小微企业园和无锡阿合奇轻工业产业园。上半年,江苏援疆干部带领招商队伍共考察接洽内地企业50多家,引进8家企业落户。目前,园区企业总数超过200家,解决当地6000多名群众就业。
“年轻人有了职业,才能安心工作、幸福生活,这样才能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克州经信委副主任、克州前方指挥部产业援疆组组长熊斌谦说。乌恰县小微企业园就业者95%都是当地农牧民,经专业技能培训后,他们已成为园区企业员工队伍的生力军。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戈壁经济带动致富,成为第二个脱贫“处方”。如今在克州,就有阿图什市戈壁农业园、乌恰城东戈壁产业科技生态园、阿合奇县无锡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阿合奇无锡轻工业园引进“金之源”沙棘深加工项目,联合江南大学先后开发出沙棘原浆、饮料、茶叶等10多个新产品,带动沙棘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当地500农户年均收入增加5000余元。
“连心券”激活“造血细胞”
“以到村到户‘滴灌式’精准帮扶为抓手,千方百计开辟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新途径”,克州前指以此激活深度贫困地区的“造血细胞”,助推克州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移植江苏开展“科技创新券”的经验和做法,克州前指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推行“连心券”扶贫新模式,向贫困户发放“连心券”,支持引导他们发展生产,提高其组织化程度。首批“连心券”已于8月10日在阿图什市3个无花果集中种植村发放。通过“连心券”,贫困户、经纪人、企业、村等建立起有机联系,根据“连心券”上记录卖出无花果的数量发放扶贫补贴,预计每个贫困户可增收4000元。
“连心券”还将针对致贫原因,因户施策,推广覆盖至种养殖、劳动就业、医疗救治、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领域。比如,针对克州因病致贫比例高的问题,通过“连心券”整合援疆力量、医疗单位、保险机构,想方设法减轻贫困户家庭就医实际负担。
另一张更大的“连心券”——乡村连心结对也开始发放。上半年,克州前指研究制定《关于开展苏克两地乡镇(村)结对帮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苏南优强镇村与克州贫困乡村结对帮扶工作。7月2日,江苏与克州乡(镇)村结对帮扶签约暨项目开工仪式举行。当日,苏州昆山市、无锡锡山区、常州天宁区与克州的乡(镇)、村(社区)结成3个对子,一批帮扶项目也随即开工。
这是克州前指坚持援疆工作“重心下移”的一次探索,率先对基层结对帮扶作出制度化安排,将援疆帮扶层面从省市县拓展到乡镇村。
智力援疆激发内生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克州前指在援建工程项目同时,更注重智力援疆,教育、医疗、人才三管齐下,激发当地发展内生动力。
乌恰县黑孜苇乡牧民吐尔地买买提·努尔的两个孩子,如今都在县城上学。他说:“现在学校条件可真好,江苏人不仅帮我们建好学校,还派来好老师,我的孩子赶上了好时代。”
江苏把教育援疆放在优先位置。参照江苏优质学校建设经验和教育现代化创建标准,累计投入4亿多元,用于建设克州双语师资培训学校、职业学校和双语幼儿园、中小学校。为实现克州高等教育“零”的突破,江苏14所高职院校联合对口帮扶克州职业技术学校,支持创建“克州江苏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具有柯尔克孜民族特色的职业技术学院。同时,不断加大双语师资培训力度,对全州教师分期分批进行大规模汉语培训。根据教育部新疆双语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克州双语教育普及率已达86%,超过全疆平均水平,领先南疆四地州。
江苏全方位支持克州打破人才瓶颈。“3123”人才计划,就是为克州培育本土人才专设:每3年选拔培育100名帕米尔领军人才、200名骨干人才、300名后备人才。目前已培养领军人才57名、骨干人才178名、后备人才202名,力争到2020年为克州培育一支1000人左右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是落实中央治疆方略的重大创新举措。我省从8家省属三甲医院选派20名专科骨干力量,与克州人民医院9个临床科室结对,支持结对科室成为省级重点专科。援疆专家与克州人民医院40余名医务人员结成师徒对子,因材施教。
6月17日,由美国国家医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励建安领衔的“院士工作站”,在克州人民医院揭牌。这是江苏实施人才援疆工程以来,在克州引进建立的第一个院士工作站。
本报通讯员 任耘
原标题:江苏“五式”联动创新援疆模式
标签:
编辑: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