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门纪念馆单日接待量创新高

06.04.2015  18:06

  龙虎网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昨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后的首个清明节,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的人数激增。当天参观人员总数达到11.2万多人次,比去年国家公祭日次日的10.3万人次多出近1万人次,再创建馆以来单日接待量新高。 

  为了让参观者尽早入馆,馆方特意将开馆时间从上午8:30提前至8:00。8点多,纪念馆入口处已排起了长队,排队长龙从一号门一直绵延到二号门。记者注意到,很多参观者都手捧鲜花,一朵朵黄菊或白菊,寄托着无限的哀思。南京市民许先生带着女儿来到纪念馆,他们特意买了几束黄色雏菊。许先生说:“我之前已经来过好几次,今天是带孩子过来亲身感受一下,这既是对死难同胞的一种悼念,也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记住那段历史。”26岁的李洋目前在南京打工,他说,往年清明节他都会回老家南通扫墓祭奠亲人,今年没有回老家,便选择到纪念馆来,祭奠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的同胞,愿他们能在地下安息。 

  在史料陈列厅,一幅幅图片永远铭记着中国历史上那段令人揪心的一刻。在一张被烧焦的市民尸体图片前,来自广东的彭新久久伫立,半天都缓不过神来。“我感觉特别压抑、悲愤。”他告诉记者,近距离地触摸这段历史,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侵华日军的暴行。作为青年一代,一定要牢记历史,不能让悲剧重演。 

  “前几天,我已经去了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等地,今天特意来到纪念馆。”来自台湾的何峰说,“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令他印象深刻,其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文彬当时只有1岁,睡在摇篮里头,被侵华日军的子弹打掉了一个脚趾。“今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一段历史,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记住的。” 

  由于参观人数众多,馆方将闭馆时间从下午4:30延至5:00。据介绍,为应对清明小长假的参观高峰,纪念馆每天增加20名警察与纪念馆工作人员一起维持秩序。 

  “通过祭奠死难同胞,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这是非常必要的。”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这是中国人对当年苦难历史的沉痛记忆,目的是铭记历史,开拓未来的和平与发展。“从时间上来说,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因此,我们更需要通过祭奠死难同胞的方式,让年轻一代更加深入地认识那段历史,从而增强责任感,为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奋斗。”(记者  肖姗)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