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祭奠逝者

06.04.2015  10:25

   纪念馆里的菊花、英烈灵前的鞠躬、网络墓上的点击……

  新华报业网讯 这个清明节,春寒料峭,细雨纷飞,一切都是那么那么静穆。无论身在烈士陵园,还是虚拟世界;无论静伫墓碑前,还是面对一帧帧照片,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祭奠逝者,寄托哀思。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幸存者来到哭墙前——

    “死去的同胞们,安息吧

  昨天上午,五十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遇难者遗属,以及部分史学研究专家、日本友好人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清明祭扫仪式。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乐涛摄

  清明,南京,阴云含悲,翠柏挺立。5日上午9时,夏淑琴、向远松、常志强等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幸存者及后代50余人,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名单墙(哭墙)前祭拜亲人。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这是名单墙前第20次清明祭奠,也是去年12月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后的第一场民间追悼活动。

  默哀、焚香。哭墙下,每一片菊花瓣都铭记1937年末的那段历史。当年被日军屠杀的南京民众很多无尸体留下,无墓无碑,但他们的名字如今刻在名单墙上,供后人凭吊和哀思。今天,亲人们念着他们的名字,双手摩挲着墙上他们的名字,献花,点烛,磕头。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代表夏淑琴带着女儿和孙女来祭奠逝去的外公外婆父母等一家七口人。

  87岁的向远松老人携子女向三叔向忠林、哥哥向远高献花、进香、祭拜。向远松说:“侵华日军当年制造人间惨剧,罄竹难书,我们后人永远不能遗忘。我要向所有死去的同胞说,国家昌盛,民族富强,你们安息吧!我们的孩子们啊,也一定要永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

  “清明是中国人追忆逝者的时节,能够在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此地参加清明祭扫活动我感慨万千。”日本铭心会南京友好访华团团长松岗环女士专程从日本赶来参加祭奠。20多年来作为有良知的日本人,她一直致力于调查收集日本老兵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目前正在制作第三部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纪录片《太平门消失的1300人》。“日本战败虽已70年,但日本国内还有一些否认侵略历史、篡改历史真相的政治家和右翼团队,不知廉耻地重复着背离真相的历史观,迷惑日本人民,这不仅是日本人民,也是亚洲人民不愿意看到的。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我们会继续收集影像、照片、书籍,让日本民众了解历史真相,抚慰幸存者遗属心中创伤,告慰南京,也将历史真相告知日本及整个世界。”松岗环女士坚定地说。

  每到清明节,很多幸存者和遗属祭奠亲人都会聚到纪念馆“哭墙”前悼念亲人和遇难同胞。收集遇难者的名单并为其建造名单墙的创意,是从1993年实施的。1995年12月建成时,名单墙原长43米,高3.5米,刻有3000个遇难者名字,象征被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此后,经4次镌刻,“哭墙”上现刻有10418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姓名。朱成山表示,每年清明节办祭扫活动,就是要告诫世人,尤其青年一代牢记历史教训,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祭奠仪式后,南京特教学校美术系的同学们献上书有“生者警醒、逝者安息”的纪念花圈。一些学生、部队官兵和市民也纷纷献花悼念大屠杀遇难者。在铜脚印路附近,记者巧遇西安来南京旅游的一家三口,女儿何花泽今年11岁,她举着菊花献给张纯如的铜雕塑:“我知道她,她写书,告诉全世界南京大屠杀历史,她死了,我也祝她在天堂安息。”本报记者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