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次是国家公祭》连载第十章:办展祭

01.12.2014  13:06

   【链接】第一章 创先祭

   【链接】第二章 年年祭

   【链接】第三章 烛光祭

   【链接】第四章 清明祭

   【链接】第五章 佛式祭

   【链接】第六章 文艺拜祭

   【链接】第七章 史学祭

   【链接】第八章 实证祭

   【链接】第九章 扩馆祭

   第十章 办展祭

  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立在南京江东门日军屠杀遗址之上,因其是遇难处和丛葬地而发人深思,其“万人坑”遗迹更具有强烈的实证性和视觉冲击力。因此,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各种各样肤色的人群来馆参观和访问。

  特别是在2007年12月13日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开放以来,每年接待的观众达到600多万人次,其中海外观众超过30万人次。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观众到馆参观访问。

  但是,由于受到地域、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能有机会前来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的,毕竟是全国各地乃至国际的一小部分人群。

  打开大门,做好陈展、服务接待好“上门”参观的人群是遇难同胞纪念馆最基本的工作。若要想充分发挥文化公益事业的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仅仅接待服务好上门的观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大胆而坚决地走出馆门,让更多的海内外观众亲眼目睹日军罪行的文物和文献资料,从而激发人们的正义感,引发对于历史悲剧的思考,产生强烈的和平愿望。

   一、会行走的纪念馆

  遇难同胞纪念馆几乎每年行走到海外举办展览,先后行走到了美国的旧金山、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丹麦的奥尔胡斯、俄国的莫斯科、菲律宾的马尼拉、日本的东京、大阪、京都、鹿儿岛等外国30多座城市,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向世界各国民众传播和介绍,扩大了场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不但行走到海外,遇难同胞纪念馆也曾在国内许多城市行走,外展观众达100多万人次。20多年来该馆行走的脚步没有停歇,先后行走到北京、上海、呼和浩特、长春、哈尔滨、沈阳、天津、杭州、合肥、武汉、福州等城市办展40多次,每到一地,都形成了一次亮点。

  不仅仅是举办展览,遇难同胞纪念馆还不断行走到海内外,举办历史讲座和学术研讨会,深化历史的解读与传播。

  在国内,该馆曾经行走到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全国几十座大中小学校,举行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和好评。该馆还应邀行走到政府部门、部队及其院校、博物馆纪念馆、企事业单位,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及和平教育。

  此外,该馆还陆续派人行走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名古屋大学、长崎大学以及日本和平之船地球大学等外国大学,进行学术演讲和交流。从1994年开始,每年的12月,该馆均要派出人员,陪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专家学者,行走到日本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冈山、广岛、熊本、福冈、长崎等地,向广大的日本人民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目前,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在与波兰二战纪念馆,与法国冈城国际和平中心,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等世界性场馆联系,提供给上述馆的史料和文物,行走并长期驻扎在海外这些展馆,持续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