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检察全国首推非中标单位廉政征询机制

26.11.2015  09:08

  “如果您在参与招投标活动时发现有职务犯罪问题,请给我们留言。”近日,总金额2.53亿元的无锡开发区某片区“城乡一体化综合治理建设项目”举行公开招标活动,40余家投标单位收到开发区检察院的“廉政征询调查意见表”。活动结束后,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方某在意见栏里写下感受:“这项机制让我们未中标的旁观者有了发言权,为检察院点赞!

  工程建设领域是职务犯罪高发区,招投标环节的违规操作危害尤甚。为杜绝这一现象,无锡检察机关在全国首推“非中标单位廉政征询机制”,对通过征询非中标单位意见,对招投标环节的不规范行为和职务犯罪形成震慑,取得预防实效。“通过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系,屏蔽招投标环节的权力寻租空间,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无锡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媛说。

  搭建制度防火墙,让旁观者也有发言权

  无锡首家开展非中标单位廉政征询试点的单位是南长区检察院。该院对2009年以来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调查,发现70%的案件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招投标环节乱象丛生:有的项目负责人收受贿赂后干预招标,有的操纵评标让特定单位中标,有的项目先发包后补办招标手续,一些项目陪标、串标、围标现象也时有发生。

  南长区检察院预防科科长陈黎明详细说,“有责问责,无责加勉,非中标单位廉政征询,倒逼招投标环节公开公平公正。

  在对南长区检察院试点经验进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无锡市检察院会同发改委、国土、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出台了《无锡市建设工程领域非中标单位廉政征询工作暂行规定》。2014年8月至今,全市共对54个民生重点项目开展非中标单位廉政征询258次,受征询单位258家。

  预防揪住线头,反贪挖出大案

  惩治与预防是检察机关推进反腐倡廉的两大抓手,两项职能在非中标单位廉政征询制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报通讯员关开城唐晓宇本报记者郎建强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