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江刀产量“高开低走”

09.03.2015  11:41

低温惹得本地江刀产量“高开低走”,整个长江靖江段日均刀鱼产量不足20斤。外地“海刀”乘机上位,价格10天内涨3成,销量也节节攀升,鱼贩的生意一片红火。

 

最近几天,本地江刀产量接连遭遇“滑铁卢。“7成以上的渔船都跑空趟,运气好的能捕到一两条,个头都不大。”市渔业公司二分公司经理张金才介绍,最近每天下午4点左右,公司码头都云集了十余名来自各地的刀鱼鱼贩,但由于产量少、市场不稳定,鱼贩和渔民们都不敢轻易出手。

 

做了十几年刀鱼生意的经纪人陈兴云告诉记者,最近长江刀鱼的价格几乎是直线上涨。昨天本地江刀的船头价已涨至3000元/斤,按照这个价格,一条筷子长的刀鱼就要近千元,这对普通市民来说依然是“天价”。

 

本地江刀产量少、价格高,外来“海刀”乘机“火了一把”。城区原渔婆菜场附近的水产一条街有40余家水产店,昨天超过半数挂出了销售刀鱼的招牌。“本地江刀到现在还没正常上市,外地来的海刀、湖刀就好卖了。”一家水产店的负责人介绍,不仅靖江江刀产量稀少,南通、江阴、张家港等地也少有渔汛,因此外来“海刀”走俏。目前2两5至3两的海刀已经涨至每斤600元~700元,3两及以上规格的海刀每斤800元~1000元。这个价格与2月底相比,上涨3成。

 

在时代菜场附近做水产生意的沈翠华说,最近几天“海刀”的价格虽然上涨了不少,但是与同规格的江刀相比还是很“亲民”。“海刀多了最大的好处就是普通市民已经慢慢成为刀鱼消费的大户,现在卖得最好的就是1两至2两的小刀鱼,市民买回去尝鲜或者宴请亲朋,每天的销量都有几十斤。这个销量几乎与一家水产店一年的江刀销售总量相持平。”沈翠华说。她预测,随着天气回暖,江刀会陆续上市,外来“海刀”价格将再次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