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故宫遗址将复建角楼

08.03.2015  11:37

  

  北京故宫角楼。(资料图片)

  

  近日,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上贴出了《关于明故宫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及重点遗迹标识展示工程立项的批复》,文件中写明——“原则同意明故宫遗址御道街景观标识、午门广场环境整治、中山东路道路铺装改造、三大殿台基遗迹标识展示等工程立项。”而记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由东南大学教授陈薇领衔设计的《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总体规(2012~2032)》就已经提交到江苏省文物局,此后又上报给国家文物局。如今终于可以立项了。

  标识系统还原宫城

  在陈薇领衔设计的规划书中提到,当时这个保护规划时间跨度为20年,其中按照时间顺序,大致要点为明故宫中轴线中心区的完整保护与展示,即御道街的景观改造、两个遗址公园的本体展示和环境改造;明故宫宫壕的沟通与环境整治;三大殿遗址考古保护棚;复建宫城东北角楼;乾清宫、省躬殿、坤宁宫、社稷庙、太庙的考古展示;西安门、东安门、东华门、西华门等遗址公园的完整与建设等。同时,文物部门还将在明故宫遗址上竖立标识系统,标记出明故宫内各大殿、水系、道路的布局。这样,在不用复建所有宫殿的情况下,却能让人们对600年前的皇宫有个总体了解。

  而此次国家文物局的批复书中提到,为了加强对已有考古资料的研究,将由专业考古研究单位在明故宫遗址上补充开展必要的考古工作,明确明故宫遗址的布局特征、营造方式及遗迹保存情况,为环境整治及标识展示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三大殿台基遗迹及两宫生活区的环境整治及标识展示工程,则应注意控制总体景观环境,突出遗址氛围,恰当体现明故宫遗址的核心价值。应深化标识系统的内容设计。科学、全面、准确地阐释遗址内涵,并尽量做到通俗易懂。

  当中民国建筑原址保护

  不过,目前,遗址中有民国时期建起来的明故宫飞机场,国民政府多个中央机构也建在明故宫原址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原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钟山宾馆(原励志社旧址)以及原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等建筑均为民国建筑。在将来的明故宫遗址核心区的环境整治中,这些民国建筑怎么办?而记者从相关专家处了解到,这些民国建筑将进行原址保护。

  另外,曾经有专家提出明故宫午门渗水严重,并认为应该进行“加顶”保护。而记者也从文物部门处获悉,这次暂时不会考虑给午门“戴帽子”,因为午门是目前明故宫最主要的地表建筑遗存。

  相关链接:

  明故宫从建成到衰败

  据史料记载,明故宫工程从1366年9月开始,到第二年宫城基本竣工,洪武十年皇城大致上建成。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这里即位,建立大明王朝。明故宫殿宇重重,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明故宫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乾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明故宫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长达54年之久。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故宫才正式结束王朝皇宫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

  1644年,明朝灭亡,福王朱由崧在明故宫登基,建立南明。如此算来,一共有四位皇帝在明故宫生活过。

  清代,明故宫成为八旗驻防城,又称“满城”,逐渐遭到破坏。太平天国时期,大肆拆毁明故宫殿宇,到民国年间,人们能看到的地表遗存所剩无几。

  记者仲敏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