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江苏推动社区矫正理论创新

21.06.2017  15:05

  本报南京6月20日电 记者丁国锋  由东南大学与江苏省司法厅联合举办的“江苏省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理论研讨暨试点部署会”今天在此间举行。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江苏自2003年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在专业化推进中逐步尝试以“循证矫正”“损害修复”理念为引导的分类分阶段教育矫正。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在矫服刑人员35000余名,社工3800名,建成108个县区社区矫正中心,在矫人员手机(电子腕表)定位成功率95%以上,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7年年初,江苏省司法厅通过与东南大学“政学研”合作,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江苏省司法厅在会议期间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研究和试点,进一步健全社区矫正教育矫正工作制度、流程、平台、方法,形成以四大修复机制(被害人与社区修复、犯罪人修复、规范修复和社会关系修复机制)为基础的社区矫正损害修复五大成果库(样本案例库、评估指标库、修复方案库、规范汇编库、循证数据库),构建江苏特色的社区矫正损害修复模式。

  来源:法制日报,2017年6月21日,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