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江苏全面启动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22.06.2017  03:13

  人民网南京6月21日电(姚雪青、朱殿平、张全连)6月20日,由东南大学与江苏省司法厅联合举办的“江苏省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理论研讨暨试点部署会”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武林,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佑勇等出席会议。

  2003年,江苏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先后历经有限试点、全面试点、规范提升和全面推进等阶段,社区矫正工作整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江苏还率先制定了《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和工作标准,以“循证矫正”、“损害修复”理念为引导的分类分阶段教育矫正形成特色,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等科技强矫措施成为新品牌,社区矫正中心和教育基地建设提档升级,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三化”建设有序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明显,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率保持全国较低水平,为法治江苏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会上,江苏省司法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目标任务、试点对象、实施步骤、工作方法和要求等方面作出部署。《意见》提出,社区矫正损害修复项目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工作以《社会司法体系构建》之“损害修复”理论为基础,以侵犯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法益类、人身权法益类、财产权法益类社区服刑人员和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暂予监外执行社区服刑人员为对象,开展损害修复理论研究和实践试点,进一步健全全省社区矫正教育矫正工作制度、流程、平台、方法,构建江苏特色的社区矫正损害修复模式,全力推动江苏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