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厅有哪些重磅看点?

08.12.2015  11:07

  

  

  众志成城全民族抗战主题浮雕。

  

  现场复原的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正门前,放置了特大号“南京受降书”。

  新华报业网讯  新展厅内,您能够欣赏到哪些有分量的看点?日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纪念馆名誉馆长朱成山作为解说员,带领新华报业集团记者一行提前入馆进行了探访。

  序厅

  用小人物带出大历史

  步入新展厅,右首边墙上的电子屏,显示着展览主题“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中国战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审判日本战犯史实展”,让人一目了然。

  抬头前视,是一处名为“老兵记忆——我们胜利了”的场景。悬挂在半空中的电视里,播放着14位抗战老兵的形象影视,其中八路军和新四军老兵各4人,国民革命军老兵6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朱成山告诉我们,14位老兵象征着我们艰苦抗战14年,在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本侵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再徐行几步,正面看到的是一尊高大的铜雕人物,他的名字叫于文瑞,是一位亲眼见证南京日军投降典礼的老兵,如今老人已过百岁高龄。铜雕是根据目前的形象而设计。铜雕背后的墙上,挂着他1945年9月9日在南京参加完日军受降典礼后,到南京大行宫的一家照相馆拍下的身着戎装的照片,以及5张中国军队进入南京城受到热烈欢迎的历史照片。

  “用一个历史事件中的小人物,来展开一段历史,这是国内历史博物馆中很少见的一种表现方式,取经于以色列维雅沙姆大屠杀纪念馆,该馆的展陈就是从一个犹太人家庭的受难开始叙述的,”朱成山说。让当年年轻的于文瑞和现在的耄耋老人出现在同一个空间里,让人感受到一种时空穿梭感和历史的厚重感。“于文瑞老人回忆,冈村宁次等日本投降代表低着头、躬着身子进入会场,对中国人双手贴膝鞠躬。‘那时的感觉就是:我们胜利了!’虽然话很朴素,却是当时所有中国人的心声。

  告别于文瑞老人的铜雕后左转,进入一个高达十几米的圆筒状空间里,这是题为“环球共庆”的情境展厅。我们在乘自动扶梯从首层至负一层的45秒间,看到了环幕影像、立体声音、专业灯光、艺术纱幕及装置盒等表现手法,跨越了时空,亲身体验1945年法西斯失败、全球共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时刻。

  进入负一层,一艘近4米高的日军河用炮艇直接跃入眼帘。据朱成山介绍,这是日军侵华期间,针对中国南方河网密布情况特制的一批河用炮艇之一,被盟军缴获并移交给中国海军,长17.4米、宽4.2米、高3.9米,重32吨。

  在日军河用炮艇的左侧,是以“庆祝胜利”为主题的军号阵列。在陈列柜里摆放着的是6把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革命军的军号,皆为文物。在陈列柜右后侧墙壁上,则是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号为原型,分93把、99把两部分,将192把复制军号呈阵列式悬挂于墙上,另一把3.5米口径、长约7米、重达3吨的巨型铜号角悬挂在左上方位置。

  朱成山说:“一部分有93把军号,代表了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另一部分有99把军号,代表了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纪念日。那把巨型号角更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号’。

  走过军号阵列,是一条被称为“14年抗战路”的走道。这条走道,地面上依次排列1931-1945年的年代文字,墙面上用红色立体字对应表现各个年代发生的抗战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天花板上依次悬挂东北义勇军、八路军、新四军、国民革命军及盟军各参战部队的旗帜。

  第一部分

  侵略者的罪恶

  进入这个展厅,映入我们视线的是德、日、意法西斯的种种罪证图片与文物,冲击力极强。

  德、日、意法西斯的军服,残害人民的刺刀倒悬在展柜里,模拟当时的弹坑,细菌战中悲惨的人们,甚至还有日军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亲笔题词“不自惜身命”的飞机机翼。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诉说着那段让人不堪回首的历史。朱成山说,过去我们更多地强调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对我们的残害,但这个展厅要有国际视野。

  看完侵略者的种种罪证之后,我们来到一个子弹造型的场景——法西斯侵略世界。我们看到,该场景以一组子弹造型组成的世界地图为主体,结合视频、展柜、展板,以及压在法西斯旗帜上面的巨大带弹孔钢盔造型雕塑,寓意法西斯对世界的侵略与祸害。

  第二部分

  不屈的抗争

  走进这个展厅,正面抬眼就能看到的是一个大型主题浮雕——众志成城全民族抗战。

  再往前行,是一个“百团大战”艺术造型场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场景相当逼真,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环境烘托,栩栩如生。

  这个部分的文物有1652件,文物的数量仅次于第三部分,但文物组合是最为精彩的,一共有五组文物阵列组成。其中,《不屈的抗争》有552件文物,有大刀、土枪、弓箭、马鞍等;《中国力量》则是由“义勇军军服”、“八路军军服”、“新四军军服”“国民革命军军服”、“中国远征军军服”等组成,代表中国抗日武装是由全民族的各方面力量形成;《世界力量》主要展示二战中美军、苏军、英军等381件军用物资,全都是三级以上文物;《协同抗争》文物更多,有406件组成阵列,展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强大的力量;《翱翔的雄鹰》展示的65件组合,全都是盟军飞机的方向盘、仪表等零部件和苏军、美军飞行员全套服装,包括身背着的降落伞。

  第三部分

  法西斯的投降

  不屈的抗争,终于赢来了胜利的一天。这个展厅是整个展览的重点之一,有1920件文物,文物数量居各个部分之首,仿佛带我们回到那个年代的那个时刻,更身临其境地触碰到历史瞬间。

  左首边是一个大型场景复原——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旧址。“该场景以1:1等比复原的方式,再现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的场所——原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正门。”朱成山介绍说,这个正门高达18米,宽22米,并用阵列呈现的手法,在该建筑物前地面上放置特大号的“南京受降书”全文立体字,运用场景化、雕塑等形式,全方位展现重要的历史时刻和重要的历史文书。“场景灯光会随着场景对面银幕上电影的历史顺序进行变化,从乌云密闭、阴暗、黄昏、破晓,一直到阳光普照,触动人心,令人激动和自豪。

  再往前行的右首,又是一个现场复原——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会场,该场景复原的是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的会场部分。

  第四部分

  正义的审判

  这个展厅同样是展览的重头戏之一,也有1000多件文物。首先看到的是东京审判现场复原情景。

  在审判桌的背景墙上,则是长8米、高3.3米的巨幅油画——《南京审判日本战犯》。朱成山介绍说,该油画是以1947年2月6日,在南京励志社内,对日本战犯谷寿夫进行公审为创作对象,艺术化地真实再现历史。画面中共有400个人物,象征着当年4万万中国同胞,其中有2位律师、3位记者、4位书记员、5位审判官、9位宪兵,以及受害人、第三国证人代表和不同阶层的民众。审判台上放置着勘验笔录和累累白骨,是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铁证。

  再往前走,是一条长长的楼梯道,承担布展任务的北京天图艺术有限公司王凯总经理率领他的团队,他们以创造中国博物馆界里程碑式展陈效果为目标,自加压力,精心设计和施工,将其布置成“正义路”、“和平路”、“人民路”三段路程,在入口处复制了一柄“正义之剑”,在一侧的高大墙体上,分别用96顶二战中美、英军钢盔,120个军用水壶、80只中、美、英、苏等国军队的望远镜,组成三个巨大的文物阵列,令人震撼不已。

  第五部分

  争取持久和平

  这是整个展览的收尾部分。一进去,最醒目的就是一艘“和平之船”,船体上镌刻着一行字:“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像是在提醒观众们,不要忘却日本侵略历史所留下的深刻教训,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和平之船”的船体上,印制了蓝天、白云、和平鸽,建国后国家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颁发的四枚纪念章,即独立自由勋章、独立功勋纪念章、抗战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纪念章被放大,十分夺目耀眼。周围有一排排血红的手印,每个手印上面都有姓名和编号。朱成山告诉我们,这里共有648个手印,都是参加过日军投降仪式、对日军缴械或者押送投降日军的抗战老兵的,既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也有国民革命军的。这些血红的手印是在告诫世人,现在的和平是无数的中国军民流血牺牲换来的,决不允许任何势力妄加破坏和颠覆,也决不容许肆意篡改和否定。

  这个部分主要展出了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发展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以及以史为鉴、警惕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开创未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新华报业传媒全媒体记者于英杰王拓王晓映颜芳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