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看宿迁:勇摘“文明桂冠”共创美好生活

26.11.2017  19:56

  11月17日上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央文明委发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江苏宿迁在全国166个参创城市中测评总分排名第一,摘夺“文明桂冠”!

  “这是对宿迁工作的最高认定,是对591万宿迁人民的最美褒奖,是宿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说,面对起步晚 、底子薄、基础差等诸多不利因素,宿迁始终坚持“人民满意、人人参与”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让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建言创建、融入创建、参与创建,实现了从“追兵”到“标兵”的跨越。

  奋起直追 “人民满意”是最高目标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是对一个城市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创建活动等诸多方面的全面检阅。宿迁市创文办副主任王胜辉说,仅测评的基本指标就多达10大类、37个子项、119个小项。还要过城市自主申报、省级择优推荐、中央部委审核、组织综合测评等“八大关”,最后严格依据参评城市的2015、2016、2017年三年测评总成绩排名。可谓过五关斩六将,跑的是“马拉松”而非“百米赛”。

  既然如此之难,为何还要去创?魏国强说,通过创建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社会发展的各种元素,把创建的过程变成改善民生的过程,在改善人居环境中提高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从而实现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宿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最急需的诉求做起。2015年以来,宿迁每年都排出100多项文明创建办实事项目,用项目化推进的办法提升落实效果,先后改造293个老旧小区、161条背街小巷,修缮小区道路61.97千米,粉刷墙面131.8万平方米,维修新增路灯、楼道灯26042个……随着一个个重大民生基础设施项目的快速推进,一件件事关千家万户、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最后一米”问题彻底解决,群众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分享到了创建的“红利”。

  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追求”,宿迁走出一条跨越追赶、后来居上的“创文之路”——2012年,宿迁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的战略决策;2014年高分通过江苏省文明城市测评验收,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5年在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名列第二,2016年跃居第一,至2017年正式摘下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

  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徐琴研究员说,从全省最后创成的江苏省文明城市,一步跨入全国文明城市并取得测评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宿迁“创文”之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史上堪称“现象级”。

  后发先至 “人人参与”是力量之源

  回顾宿迁“创文”历程,短短162字的“宿迁文明20条”的出炉,是一个里程碑。

  “吃饭不吧唧嘴”“公共场合不抠鼻子”“不过分劝酒”……2015年6月,宿迁“文明20条”一经发布,迅速成为舆论热点。新浪、腾讯微博转发报道、跟帖评论超过13万条。

  “欲求文明,先要找出‘不文明’。”宿迁市文明办副主任陈夫生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征集不文明现象,收到市民网友各类意见、建议11150条,经多方讨论后初定20条。提交讨论时,有人提出“行文不工整、不对仗”。例如“轻声关门”只有4个字,“接听尊长者电话应待对方先挂机”却长达14个字,不像是机关正式印发的文件。最后,宿迁市委常委会一锤定音:倡导文明就要用老百姓的语言,一看就懂、易记易做。

  很多市民网友看到自己发现的不文明现象,写进了政府文件,贴上了大街小巷,真正对自己所在的城市“创文”有了“参与感”。

  有了“参与感”,宿迁“创文”就不是党委政府单方面在创,而是每一个宿迁人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去创。2016年,全省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在宿迁召开,与会人员来到宿迁市交通指挥中心随机调取监控视频,“宿迁车辆礼让斑马线”和“非机动车与行人不闯红灯”两项指标均达到95%以上。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涉及面广,如果不聚集民力、发动群众,就难以形成牢固的创建民意基础,创建工作也难以长效推进。”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天琦认为,城市文明的关键是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和提高,从市民日常行为的小事、细节抓起,要让全体市民都成为文明的使者,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力量之源。

  “文明一座城,幸福千万家”“为文明点赞”“创文明,爱宿迁”“文明宿迁,日行一善”“大手牵小手、文明齐步走”……近万场主题活动,吸引超过200万人次参与,不断扩大创建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又潜移默化地把不文明变成文明,把文明变成习惯。

  宿城区马陵小区居民许红霞说:“政府花了很多钱,把我们家门口的马陵河从一条臭水沟变成了景观河,谁往河里丢垃圾,我第一个站出来制止!”城市志愿者、宿迁富邦电梯总经理王德峰说:“我们既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更是责任人。

  创建成功后,市委书记魏国强、市长王天琦向全体宿迁市民发出一封感谢信,信中深情告白:感谢你们用一言一行文明了城市。你们用根植于心的践行,把“宿迁文明20条”变成了全国瞩目的城市文明符号,用辛劳和汗水浇灌出绚丽绽放的文明之花——你们是宿迁最美的风景!

  继续前进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欣喜之余,宿迁人已经在考虑下一个问题——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之后怎么做?宿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正兰说:“创建以来,宿迁一直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主攻方向,深耕厚培城市文明基因,着力塑造城市文明特质。对宿迁而言,文明永远在路上。

  文明永远在路上,是因为文明成果难得易逝。宿迁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宿迁当务之急是把好的经验做法、体制机制延续下来,把城市发展和百姓需求的“短板”继续补下去。

  文明永远在路上,还因为文明成果需要流传。徐琴说,宿迁特色在于确立了“人民满意”的目标导向,形成了“人人参与”的实现路径,把一个自上而下推动的活动,变成了一个党委政府和群众、城市和市民之间良性互动的参与性活动。

  “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宿迁市委、市政府向全体市民发出新的号召:把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变成宿迁永久的底色、永远的名片!(刘宏奇 徐明泽 王世停 熊磊 朱文军)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