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教授谈大报恩寺设计:方案一直在变 从古塔复建到遗址保护工程

16.12.2015  19:55

  中国江苏网12月16日讯(记者杨丽 实习生赵玉倩)为保护遗址、传承文化,项目调整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2012年开工建设。经过多年建设,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今天举行了开园仪式,明天正式对公众开放。

  十多年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参与了大报恩寺规划建设的全过程。谈起设计的最大特色,她表示,“保护是第一位,体现历史的真实性。现在建筑的格局就是原来寺庙的格局,围着博物馆寺庙的一圈就是原来寺庙画廊的一圈,大约600米。使得规划和建筑融为一体,比较成功的保护了遗址。”

  陈薇说,十几年间,规划一直处于“变化”中。从初期只是一个古塔的复建工程,到考古发现了千年地宫之后,变成了一个遗址保护工程。

  大报恩寺琉璃塔在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战火中被毁,自此以后重建大报恩寺及琉璃塔一直是社会各界共同的期盼。2008年在原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发现宋代长干塔地宫,并出土佛顶真骨、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国家级文物和佛教圣物,长干寺地宫作为国家级文物遗址必须予以保护。大报恩塔建于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原址之上,新塔高93.157米,标高108米,在传承历史记忆的同时,也起到保护地宫的作用。陈薇表示,为避免对遗址的扰动,新塔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上方,形成新的“覆钵型”地宫,在千年地宫遗址上营造新的圣物安奉与瞻礼空间。

  谈到大报恩寺有哪些看点,陈薇推荐说,“塔下的地宫历史悠久,一定要看。其次,大报恩寺中的院落复原了明朝时皇家院落的大格局模式。寺中的画廊也是一大特色,南边是经过复原的净深8米、两边都可以走的复廊,中间有一片画壁,墙上都是讲述佛教故事的壁画。”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禅宗场所,没有浮华的装饰、艳丽的色彩,这里用简洁的构局让人们产生内心的冥想,从而对佛教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陈教授还透露二期工程,未来遵循“寺市合一”的原则,在南边会建立明代风格的建筑,增加景区服务的功能。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拟建重驿楼,扩建建初寺、设立佛教研究中心,同时打造明式明街,让游客体验金陵风情和市井遗风。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