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国际咨询会系列报道9:徐康宁:扬子江城市群的应有定位——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创新高地

20.10.2017  04:35

  文章来源:新华网,专栏链接:http://www.js.xinhuanet.com/jsstatics/zhuanti/yzjcsq/yzjcsq.html

  文章链接: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7-10/17/c_1121814382.htm

  关键词:国际化产业创新高地,创新空间,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云物大智,人才竞争,有的放矢,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家, 基础设施国际化,扩大国际化优势,交通南北联通,融入世界经济

  编者按:地缘相邻,它们沿着长江黄金水道一字排开、蜿蜒连缀;珠联璧合,沿江八市共建扬子江城市群勠力同心,重塑格局。“江苏无论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构建新的战略载体,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现实选择。”这是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思考。“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着眼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对此高度认同。“城市群已经成为体现全球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空间载体,江苏沿江地区作为全省经济的最主要增长极,已初步具备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相信。

  9月16日,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规划国际咨询会上,来自全球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抛出真知灼见:顶层设计,打破壁垒,跨江融合,产业协同,互联互通……汇聚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向聚拢全球优势资源争要实实在在的效益,扬子江城市群的形态,正呼之欲出。

  扬子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是整合空间资源、发展要素、创新网络,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过程。这种发展方式和产业体系,正是扬子江城市群要倾力构建的“创新空间”:以产业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对标全球性中高端的现代产业集群体系。

  东南大学教授徐康宁指出,扬子江城市群未来的特色竞争力在于,构筑具有全球一席之地的产业创新高地。而城市群魅力和竞争力的保证,来自于沿江八市的国际化水平。

   产业迈向高端 高度突出创新空间的主诉求

  郎加明在《创新的奥秘》一书中,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三大竞争:创新思维的竞争、知识产权的竞争、创新体系的竞争。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那么扬子江城市群寻求创新突破口的思路又在哪里?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纳米、超级计算、生命科学、太阳能光伏、物联网等领域的一批重大技术和战略产品位居国际前沿。一批具有很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成了江苏重点聚力、发力的领域。

  徐康宁指出,未来城市群的发展一定是新的创新空间。而扬子江城市群创新空间的主诉求,就是产业创新,包括制造业、科技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尤其在科学领域当中积极向高端产业迈进。以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创新高地作为定位,从带动北沿江地区发展,到建成全球性的中高端的现代产业集群体系,扬子江城市群实现“中部隆起”潜力巨大。

  建设产业创新的高地,关键还是要集聚包括技术、资本、信息等的创新要素。短短两年,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和即将引进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已有六个,总投资将达600亿元。迅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南京开发区正在大力培育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德臣介绍,开发区要实现新的发展飞跃和突破,必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要着力推动特色创新集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包括光电显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云物大智”等新厂也和服务业集群。

  “只要成为创新空间,资本一定会慕名而来”徐康宁表示。围绕“云物大智”产业,园内已聚集创新型企业137家,特色鲜明的创新产业集群正在这里形成,新的定位正在引领园区的产业转型方向,亦推动招商之变——累计12.8亿元的社会风投资金投向了园区初创企业。

  在创新驱动上,开放式吸纳、集聚、共享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创新驱动主引擎,扬子江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正孕育兴起。省委书记李强指出,在产业发展上,沿江八市经济增量应以新经济为主,制造业以智能制造为主,现代服务业以新商业模式为主,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智能制造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切实建成全省的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

  汇聚高端产业要素,人才是关键

  高端产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产业创新的人才池无不朝着“效率高地”加速流动,汇聚全球人才,是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徐康宁尤其提到,政府在筑巢引凤的过程中,与其漫天撒网,不如有的放矢。提高眼界,对产业创新具有引领作用的顶尖人才求贤若渴。

  康小强,美国癌症研究所外科主任Steven Rosenberg实验室从事肿瘤专一抗原和T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的博士后。赖寿鹏,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在美国癌症研究所外与康小强研究同一课题。怀揣多年在抗癌领域上的科学技术,团队科研在业内已颇有名气 。机缘之下,2012年11月,二人归国后在南京建邺区新城科技园注册成立了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聚焦抗癌抗体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重点在抗肿瘤免疫检查点抗体新药的研发。

  康小强、赖寿鹏将创业锁定南京,绝非偶然,而是基于“水土养人”。在“创业建邺”英才计划中,建邺区计划从2016年起,用5年时间,力争引进扶持3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符合建邺区高层次人才条件的,可享受50万元的扶持资金,以及100平米的办公场地和人才公寓。政府还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帮助企业拓宽市场,拉拢资源,建立一系列对话平台。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对企业家的定义,不在于“投机、赚钱、存钱”,而在于创新——企业家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从清华大学的老师,到中国最早的企业孵化器奠基人,成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的领军人物,今年71岁的冯冠平自己都笑称“人生跨度有点大”。创业20年,这位老人亲手创办的企业达到100家,孵化的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上市企业20多家。从早期创办单个企业,到现在以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形式加快新技术的转化,他打造了千亿量级新兴战略产业集群。

  现阶段,他又在常州致力于石墨烯的应用研发。自2010年石墨烯因为诺贝尔轰动世界,冯冠平便认定被称为“黑金子”的石墨烯将会在材料界引起革命性改变,他在美国说服一帮石墨烯研究的顶尖华人专家回国,以种子基金的方式投资这些团队,开始在国内布局石墨烯的产业发展。如今,他促成常州建设了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和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围绕石墨烯,现在已成功孵化培育了40多家企业,使得江苏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石墨烯薄膜和粉体量大基础性原料的布局和产业化。

  “我觉得‘冯冠平’还是太少了,知识应该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投身市场。应该有更多像我这样胆子大的人,创新的链条才会绵延不断。”冯冠平说到,创造力和想像力是建立创新型企业的必须,未来创造力经济的竞争激烈程度将不亚于当前的知识经济。

  早做准备,目标是国际化的“星辰大海

  如果未来的方向是国际化的“星辰大海”,进入再造开放优势关键时期的扬子江城市群,就应当设定好结合长远的罗盘针。

  今年10月9日,省委书记李强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他谈到,江苏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国际化程度高,未来江苏的企业要更多地与国际上的优秀企业站在一起竞争,江苏的企业家不仅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还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在强手如林的全球竞争中磨练筋骨、强身健体,形成自己的优势。

  置身国际坐标,江苏早已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一中心一基地”最主要的落脚点就是沿江八市,这需要扬子江城市群提升国际国内要素配置能力和效率,打造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创新集群,做优做强服务经济主导、智能制造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徐康宁的讲话中,城市群国家化水平的建设还包括了基础设施和各种城市元素。扬子江城市群要以高度协同、具有自身特色的次级城市群姿态,对接、参与、支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其中,基础设施便是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也是建设城市群的基础条件,更要向国际互联互通。

  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认为,扬子江城市群推动基础设施,首先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大力推进长江两岸高铁环线、过江通道、城际轨道交通和国际机场建设,加快形成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另外,还要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率先建成千兆高速光纤网络,着力构建一批国际一流的区域大型数据中心、一批重点领域的数据资源中心和一批信息交换中心,打通城市群融入世界经济“最便捷的通道”。

  城市建设上完善国际化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国际化社区、国际化学校、国家化医院等载体,构建国际化高品质生活圈,在城市文化上体现时代性、国际性……扩大对外的国际化优势,扬子江城市群本身就是最大的开放载体。在对接国家战略中的“走出去”、打造高端载体中的“引进来”优势中,不断在国际化进程上寻求新突破,行稳致远,扬子江城市群,正在更积极地承担着国际分工合作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