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国际咨询会系列报道7:刘志彪:协同发展,构筑南京巨型城市

20.10.2017  04:35

文章来源:新华网,专栏链接:http://www.js.xinhuanet.com/jsstatics/zhuanti/yzjcsq/yzjcsq.html

                                    文章链接: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7-10/17/c_1121800301.htm

  【编者按】地缘相邻,它们沿着长江黄金水道一字排开、蜿蜒连缀;珠联璧合,沿江八市共建扬子江城市群勠力同心,重塑格局。“江苏无论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构建新的战略载体,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现实选择。”这是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思考。“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着眼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对此高度认同。“城市群已经成为体现全球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空间载体,江苏沿江地区作为全省经济的最主要增长极,已初步具备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相信。

  9月16日,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规划国际咨询会上,来自全球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抛出真知灼见:顶层设计,打破壁垒,跨江融合,产业协同,互联互通……汇聚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向聚拢全球优势资源争要实实在在的效益,扬子江城市群的形态,正呼之欲出。

  一个新的风口正在形成,“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正在跨越长江天堑,改写地理距离,刷新发展时空,进阶“世界级城市群”。

  一条奔腾入海的扬子江,如何激起沿江八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共建合力?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规划国际咨询会上,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刘志彪教授抛出锦囊:实现扬子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通过规划和建设,使扬子江各城市之间形成定位准确、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城市群落,同时大力推进南京作为巨型城市区域的功能建设。他认为,只有这样,扬子江城市群沿江八市才会从各自扬帆竞逐跃升到组成航母编队,共同驶向蔚蓝的大海……

     瞄准“中心城市”,进阶“世界级城市群

  “江苏无论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需要构建新的战略载体,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现实选择。”这是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思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巴黎作为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的核心,通过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带动着周边城市与城市之间走向了一种集聚、报团式的发展。

   回顾世界发展史,打造城市群推进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从美国东北部、北美五大湖、日本太平洋沿岸等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历程看,当城市化率超过70%以后,以往单个城市发展的模式逐渐改变,城市之间日益趋于抱团发展、集聚发展。从国际上看,城市群一般都拥有核心城市,比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的核心是纽约,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的核心是芝加哥,日本太平洋城市群的核心是东京,英格兰东南部城市群的核心是伦敦,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的核心是巴黎。扬子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哪?刘志彪认为,南京具备作为巨型城市功能建设的条件。

  “仅仅依靠上海一个全球性城市,拉不动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战略,也难以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只有形成若干个全球性城市,长江经济带才能具备足够的内需规模去虹吸全球的创新要素为我所用。” 他解释,巨型城市区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一种全新空间形态,通过运输连接、资源共享和社会文化传承而形成的网络系统,可以给大范围区域经济增添巨大动力。根据世界城市群发展和布局的经验,刘志彪相信南京完全有可能像美东城市群、东京都市圈那样,以上海为龙头,朝着建设次级全球性城市的目标去努力。

  针对南京中心城市发展建设,刘志彪建议加强它与城市群内部各城市、扬子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江苏其他地区、长三角区域以及全国的高速铁路建设。高铁与高速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相比,在城市群这一地理空间上有着更多优势,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是其可能成为世界级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条件和基础。“高铁所导致的地理空间收缩,甚至可能将使整个长三角地区都变成多中心的世界级大都市群。”他断言。

   壮“”协同发展,沿江八市下好“一盘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城市发展能级方面,扬州作为扬子江“腰部”城市中的一员,与“头部”南京和“臀部”苏锡常地区相比,发展力显得过于单薄和疲软。

  铺开地图,沿江八市就像镶嵌在扬子江上的八颗明珠。可是这些明珠“亮度”却有明显差异。作为神经中枢的“头部”南京,及作为身体重心所在的“臀部”苏锡常地区,都比较强,而唯一连接头部和臀部的“腰身”却显得过于单薄。在由扬州和泰州等组成的扬子江“腰部”城市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这几个城市明显发展能级不够。从长远看,如果不解决“腰无力”问题,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就始终存在一个软肋。对此,刘志彪表示,扬子江城市群的提出,改变了江苏传统按照“南-中-北”(即“块状”)梯次发展的思路,提出了“相互融合”。

  长期以来,江苏省内区域发展不均衡,而追求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江苏省的着力点之一。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是加强城市间融合的“先手棋”。江苏目前已规划过江通道20多条,并加快建设长江两岸高铁环线,把完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作为跨江融合突破的重点,今后在扬子江城市群八市里面,任何点到点之间,都可在一个小时内到达。通过整个轨道网络的铺设,让整个生产要素有序地快速地流动起来。

  为加强顶层设计,江苏省发改委还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江八市着手起草 “1+X+8”规划体系。“1”就是在省级层面编制形成扬子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X”是在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城镇体系、生态建设与修复、文化旅游等领域,由若干个省级部门牵头编制专项规划,“8”就是沿江八个市各自制定贯彻落实的行动方案。

  将沿江八个城市打造成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体,推行城市间公交出行“一卡通”,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共同打造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建立健全城市群公共安全网络……只有打破相关壁垒,构建深度融合,分工合理、功能互补、整体联动的空间新格局,才能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刘志彪认为,这样,扬子江城市群沿江八市才会从各自扬帆竞逐跃升到组成航母编队,效益递增。

   制造业上“下功夫”,抱团建立飞地经济园区

  根据江苏省的部署,扬子江城市群要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成长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刘志彪认为,由于城市群的等级代表和决定了城市群经济能量的集聚和扩散,因此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将是主导江苏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潜力和现实水平的主要力量。

  目前,扬子江城市群产业结构正在向中高端奋力迈进,特别是涌现了一批包括石墨烯、新能源、物联网等在内的,能够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相竞技的产业新业态、新形态。刘志彪认为,制造业发达是这个群的最重要优势,要在智能化、服务化上下功夫,实现“凤凰涅槃”。 针对沿江八市产业重构率相对高的现状,刘志彪称,产业名称趋同并不代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和规模结构也趋同,不代表相互之间就没有分工合作,“只要市场中存在着有效的兼并收购机制,就能自动消除产能重复和过剩,实现竞争中的合作。

  在扬子江城市群攀登全球价值链方面,刘志彪也提了很多建议,比如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应该成为扬子江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要以集中兼并收购为途径,形成巨型企业等。“扬子江城市群是沿着长江流域北上、西进、南延建立国家价值链的总部地区,江苏企业家可以抱团走出去建立飞地经济园区。”刘志彪强调,扬子江城市群,从长远看,完全有潜力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群,更是有着发展为世界级制造中心的现实基础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