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八旬教授夫妇设“百万奖学金”

28.09.2015  18:47

  中国江苏网9月28日讯(记者 王逸男 通讯员 许启彬)为促进东南大学核电专业的发展,今天,该校能源与环境学院年近八旬的陈善年、佘颖禾教授夫妇向学校慷慨捐赠100万人民币,在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陈善年、佘颖禾核电安全与创新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核电方向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每年颁发一次,由能源与环境学院确定奖助名额及金额,只要符合成绩优良、社会责任感强等相关条件的学生均可申请。

  东南大学刘京南常务副书记指出,陈善年、佘颖禾两位教授为东南大学的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贡献了青春年华、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和心血。在岗工作时,他们始终坚守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受到了广大学术同行的普遍尊重和老师学子的广泛爱戴。退休之后,他们仍时刻挂念东大学子的成长成才,多次捐资助学。

  据悉,陈善年教授出生于1935年,1952年考入厦门大学机械系,1953年转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热能动力装置专业,1956年以全优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与陈教授同年在东南大学毕业的佘颖禾教授曾留学苏联获得副博士学位,归国后一直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从事力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1962-1967年,陈善年教授在毅然放弃出国留学机会后,带领同仁勇担国家第一代核潜艇研发中核反应堆传热与流体力学关键基础数据实验项目重任,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出色完成任务,为国家核潜艇研发作出重要贡献。

  1996年退休后,陈善年教授仍心系核电事业发展,他表示,核电是国家电力行业的未来,虽然他年事已高搞不动科研了,但希望通过自己的捐资帮助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在核电方面培育英才,继续为国家核电事业发展作出贡献,这既是陈善年教授夫妇作为一对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也是一对退休老教授的心愿。据陈教授介绍,他在厦门鼓浪屿成长时曾与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的林巧稚为邻,并深受经常无偿帮助穷人、回报社会的父亲影响,此次设立奖学金延续了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的传统,也延续了陈教授感恩社会的家庭传统,他们希望将这些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