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仪式举行 十余日本团体参加

14.12.2015  17:45

昨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昨天,是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以国家的名义,祭奠30万死难同胞。当天,在北京等地,各界群众用不同的方式举行纪念活动,缅怀遇难同胞。

公祭仪式现场

防空警报再次响彻南京

12月13日,南京,阴。位于南京城西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国旗半降、庄严肃穆。

上午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这里举行。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现场一万余名社会各界人士齐声高唱国歌。

10时01分,凄厉的防空警报划破天际。全场默哀,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此刻,南京全城的警报同时响起,车辆停驶鸣笛,路上的行人驻足默哀。

默哀毕,一曲低回空灵的《安魂曲》奏响,16名礼兵抬起8个青松白菊扎制的花圈,缓步走上公祭台,将花圈安放在灾难墙前,告慰南京大屠杀30余万死难者的冤魂。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开始了一场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同胞生灵涂炭,浩浩长江滚动着鲜红的血浪,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消灭了日本侵略军,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十余日本友好团体参加

去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昨天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出席并讲话。

李建国在讲话中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公祭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无论时间过去多么久远,历史都会记住这一天。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具有世界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历史教科书,将向所有世人和来者表明“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李建国强调,我们公祭遇难同胞,缅怀抗战先烈,谴责侵略暴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但同时,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任何美化侵略战争、试图开历史倒车的言行,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当天,10多个日本友好团体也应邀前来参加了国家公祭仪式。日本铭心会访华团团长松冈环表示,她为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感到愧疚,更由衷敬佩中国人不记仇恨、追求和平生活的决心。“我一定会将这些感受告诉更多的日本人,希望中日世代友好下去。”松冈环说。

据统计,首个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已经有1000多万人次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参观人数的跳跃式增长,是国家公祭日效应的明显体现。这表明,公祭日的设立深得民心,高规格的公祭仪式产生了极强的正能量,促民众回溯历史、不忘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