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公共法律服务五年实现三大变

26.10.2017  20:39

2013年以来,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立足打造人民满意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着力建设“全覆盖、多层次、标准化、高效能”的司法行政平台,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吴地法韵”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一是变“各自为战”为“统一布局”,确保服务有章法。区委、区政府2015年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列入政府实事工程,2016出台全省首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区司法局以“吴地法韵”为品牌,打破以往条块分割、单项循环、上下脱节、各自为战的工作局面,建立健全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13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干,186个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站为触角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档升级后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2230平方米,着力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受理、专业调解、公证办理等“综合性、窗口化、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

二是变“单一服务”为“综合实战”,确保服务有力度。成立区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组建新的区委、区政府领导法律顾问团队。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由管理人员、公职律师、专职律师、公正员和专职调解员组成的窗口服务队。完成186个村(社区)119名顾问律师续聘工作,实现全区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顾问全覆盖。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名优律师团”,实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名师坐诊”工作制。组建“12348”法律服务队,开展机动公共法律服务。近3年,区、镇两级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专项资金700余万元,制定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评估办法,通过自查、督查、考评,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质量评估工作,落实考核不合格者淘汰制。

      三是变“大厅办事”为“多元服务”,确保服务有温度。组建“名优律师”服务团,开展“法企同行”专项活动,深入企业“法律体检”500余次。推广木渎镇“1+N”律师服务模式,点对点挂钩帮扶辖区企业。推动行业商会、企业组团聘请法律顾问。建立“吴中区法律顾问之家微信群”和186个“村(社区)法润民生群”,采取背对背“远程式”办理方式,向村(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1000余次。编制《司法行政服务指南》《吴中区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目录》,以及吴中区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清单和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清单。积极运用“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利用“吴中普法”微信、“吴中司法行政”微博、公共法律服务信息触摸屏为载体,打造“智慧法务”平台,拓宽公共法律服务的覆盖面。制定《“12348”热线服务指南》,通过购买专业服务,平台的服务时间由原来“5×8小时”升级为“7×24小时”,实现话务服务全年不间断供给。5年来,全区共开展法律咨询40384次,调解纠纷15301件,开展法治宣传1500场,举办法治讲座2054场,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765次,办理公证业务和咨询50708次,提供鉴定咨询537次,代写简易法律文书552次,为党委、政府和村、社区提供法律建议5014次,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法律服务253次,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服务10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