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3名民警赴南苏丹“维和”:缺水缺电缺物资 需克服多重考验

21.12.2015  23:12

江苏公安机关13名民警组成的中国维和警队。 江苏公安机关13名民警组成的中国维和警队。 出征仪式现场。 向维和部队授旗。

  中国江苏网12月21日讯(记者 王逸男 费念渠 实习记者 赵玉倩 通讯员 苏宫新)今天上午,江苏省公安厅举行维和警队出征仪式,由江苏公安机关13名民警组成的中国维和警队,将前往南苏丹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执行任务期间,维和警队的民警们将接受环境、生活及任务的多重考验。

  据了解,这是江苏公安机关受公安部派遣组建的第二支整建制的维和警队。这次执行维和任务的13名同志,是从全省公安机关千挑万选出来的,分别来自南京、无锡、徐州等9市公安局,从事着多个不同的警种,其中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民警,每个同志的综合素质都很好,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经过两个月的集中训练,以优异的成绩、出色的表现,通过了公安部和联合国的甄选考试。薛强作为此次维和警队队长, 2005年赶赴利比里亚维和、2008年参加苏丹维和任务。此次出征将是第三次代表江苏参加维和任务。薛强告诉记者,此次出征任务主要有四个,首要的是保护南苏丹难民,保障他们生命财产安全。第二,协助联合国,展开人道主义援助;第三是保护联合国机构和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第四是培训指导当地警察执法。

  “在南苏丹,条件较为艰苦,水电都是没有,我们要自力更生获取资源。”薛强说,“同时,当地疟疾是常发病,在非洲像感冒一样很流行。出行前我们打了预防疾病的防御针。”每一名维和队员都有着一份“维和情怀”,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的民警何勇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赴南苏丹维和,上一次了去了442天。“居住的民房没有水没有电,当地气候干热,气温超过40度,只能在工作区的公共盥洗室洗澡。”何勇说。

  干粮、方便面、午餐肉……这些成为了维和部队的“囊中宝物”。薛强告诉记者,当地物资紧缺,这些物品是生活必须品,关键时刻可以解决很大问题。“甚至有许多队员根据经验会自带种子,去当地种植。我08年去苏丹就带了空心菜的种子,因为空心菜耐旱奈高温。”薛强说。同时,联合国为保障警队的正常生活,除飞机免费托运30公斤外,还为每人准备了免费托运100公斤的重量。

  作为维和部队的队员,个人素质要求也是很过硬。何勇透露,成为一名合格的维和队员首先要通过公安部的考试和联合国的甄选,其中的条件包括必须是党员,拥有至少7年警龄、2年驾龄,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到达当地后,所有队员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在明年1月中旬正式上岗。每两名中国队员将会被分配至当地的警队,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4点,他们本次的主要职责是维护难民营里的治安,包括处理难民里的“帮派”、收缴刀具、保护难民的安全。

  据悉,2008年,受公安部委托,江苏公安机关曾选派18名民警、单独组建了全省第一支维和警队,参加了联合国苏丹维和行动。时隔7年,公安部再次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江苏,既是对这些年来江苏公安工作整体水平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队伍实战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附:维和警队人员名单

1、薛 强 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副局长 2、张亦林 苏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副局长 3、何 勇 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大队长 4、邱海波 无锡市公安局锡山分局高铁商务区派出所所长 5、章 策 淮安市公安局政治部组织教育处副处长 6、刘柏辰 无锡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 7、杨 烁 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国保大队大队长 8、徐 枢 常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 9、杨 帆 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治安大队民警 10、张 岩 昆山市公安局民警 11、张 亮 连云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 12、张忠付 淮安市公安局政治部政工综合处副处长 13、丁 晖 泰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民警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