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3名民警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 面临多重考验

22.12.2015  09:57
由江苏13名精干民警组成的中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21日在南京进行出征宣誓。 泱波 摄

  中新网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朱晓颖 通讯员 苏宫新)头戴浅蓝色贝雷帽、身穿深蓝色作训服,由江苏13名精干民警组成的中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21日在南京进行出征宣誓。

  这支中国迄今派出的第五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将于今年12月26日前往南苏丹,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21日上午,江苏省公安厅在南京举行维和警队出征仪式。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王立科向维和警队授旗。

  经过英语能力、驾驶技术、射击技能等层层考核、选拔,江苏13名民警脱颖而出入选维和警队。他们来自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连云港、淮安、扬州、泰州公安系统,出自不同警种。13人中有7人曾参加过一到两次的维和任务,有丰富的维和工作经验。

  45岁的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副局长薛强是维和警队中的“老队员”。他曾于2005年、2008年分别参加联合国在利比里亚及苏丹的维和任务,曾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艰苦”是薛强对执行维和任务工作的最深印象。他记得,2008年在苏丹执行任务时,营区就靠近尼罗河边,一次尼罗河水灾泛滥淹没了营区,小镇上交通、物资运输全靠船只,后勤保障物资一个月都无法运入。“那时我们没有蔬菜大米,处于断水断粮的状态,只能靠平时积累的饼干维持。

  卫生状况不佳也是维和警员面临的大考验之一。薛强表示,在利比里亚、苏丹工作时,身边战友、同事身患疟疾的情况十分常见。

  对于本次前往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薛强做了充分准备。

  他告诉记者,南苏丹任务区比较特殊,当地长期内战,导致枪支弹药社会上留存较多,平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当地生活环境艰苦,不少“老队员”带上了蔬菜种子,以便自给自足;基础设施欠缺,宿舍比较紧缺。

  为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警员们要带上三类装备:警用装备包括服装、执法记录仪、警棍警械等;生活保障物资如干粮、木耳、香菇、方便面、罐头等;应急药箱中有常用药、应急绷带、热带疾病用药等。出征前,他们还要接种黄热病、霍乱、甲肝乙肝等多种疫苗。

  据介绍,这次13名民警出征南苏丹将执行四大任务:保护南苏丹难民生命财产安全、协助联合国开展人道主义援助、保护联合国机构及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指导及监督当地警察执法。

  2008年,受公安部委托,江苏公安机关曾选派18名民警、单独组建了该省第一支维和警队,参加联合国苏丹维和行动。

  在今年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宣布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的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完)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