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5号线规划修改后上报 将为沿线文物“让路”

18.12.2015  13:18
朝天宫也在地铁5号线沿线文物保护范围之内。

  近日,因为沿途涉及多处文保单位,南京地铁5号线上报的建设规划被国家文物局退回重新修订。经过修订后,南京市文广新局于17日重新上报了建设规划。

  17日,南京市文广新局通报了南京地铁5号线选线规划设计方案涉及文物保护的相关情况,修订后的建设规划极大地保护了沿线文物单位。

  5号线沿线涉及22处“文保

  据介绍,南京地铁5号线南起吉印大道,北至方家营,贯穿江宁与主城片区,线路全长37.4km。线路在主城内沿大光路、建康路、升州路、莫愁路、上海路、云南路、中山北路行进。

  南京市文广新局经系统梳理,统计出沿线涉及不可移动文物共计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南京城墙、朝天宫、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民政府立法院监察院旧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渡江胜利纪念碑、净觉寺、天朝总圣库英王府遗址、和记洋行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淮清桥、天后宫、朱状元巷清代住宅、大中桥、基督教百年堂及宿舍旧址、原中华邮政总局旧址、下关火车站),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6处(明外郭城遗址、京苏风味店旧址、五条巷6号民国建筑、大方巷7号(1-8)民国建筑、大方巷9号民国建筑、大方巷2号民国建筑)。

  此外,地铁线路还进入6处南京市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

  据介绍,为确保文物安全,5号线选线规划方案研究自2015年6月启动以来,市文广新局会同南京地铁建设公司,做了大量的分析和多方案比选,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绕避或远离不可移动文物。

  为保护文物将花2.1亿

  为了尽量减少对文物的影响,在工程方案研究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比选工作,以5、9号线换乘的下关站为例,原规划方案,车站位置处于中山北路路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渡江胜利纪念碑下方,仅需拆迁路口东南角地块房屋600平方米,但需临时迁移纪念碑,待车站施工完毕后还建。

  考虑到文物保护的要求,修改后的方案,5号线车站向南移动,避让纪念碑,车站进入中山北路南侧地块内,拆迁路口东南角地块房屋13800平方米,较原规划方案增加拆迁13200平方米。

  为了减小5号线施工期间对文物的影响,确保文物安全,邻近文物的车站均采用控制变形较好的围护结构形式,盾构区间采用跟踪注浆或二次注浆等加固措施,加固费用约1800万。

  据介绍,地铁运营期震动影响大于文物保护要求标准的区段,均采用3号线等已运营线路成熟应用过的、国际最高等级的轨道减震措施——液体阻尼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以满足文物保护标准要求,减震措施费用约1.92亿。

  据介绍,即使不考虑因为保护文物而额外增加的拆迁费用,5号线专门针对保护文物所花费的工程措施费达2.1亿元。

  不会扰动深埋的地下文物

  对于五号线即将穿过的六大地下文物埋藏区,修订后的建设规划也做了保护说明,将加强地下文物保护区范围内施工前考古调查勘探。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人士介绍,从目前地铁5号线施工方案看,经过的六处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的非站位区段施工,基本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顶部距地表大部分埋深在12米以下,距地表最近的埋深为9.027米。

  根据目前掌握的这六处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基本情况看,最深的六朝文化层距现地表基本不超过8米,且这六处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大多不在核心区域,施工方案也充分考虑减小对周边土体的扰动。经过六处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的盾构区间,基本不会对地下文物产生影响。

  处于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内的站位区段,施工将采用明挖法,施工前需要先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现文物将及时予以保护处理。同时,文物部门已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告知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加强地下文物保护知识的教育,一旦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应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文物部门处理,确保地下文物安全。

  将严格控制地铁对城墙影响

  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南京市文广新局还对前期方案进行了补充修改。一是补充了建成的南京地铁3号线中两处下穿南京城墙(玄武湖段、雨花门段)的震动实测数据。根据同济大学完成的南京地铁3号线沿线古建筑震动影响测试报告,可以将地铁运行时对穿越的两段南京城墙的影响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二是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中的相关规定,分析得出结论,采取相应减震措施后可以将地铁运行时对周边文物建筑的影响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三是根据5号线初勘报告,分析地层参数。对比南京及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深圳等地区71个盾构施工土层损失率实测数据,采取跟踪注浆等主动防护措施,进一步减小盾构施工的影响。

  四是进一步说明5号线下穿南京城墙东水关—月牙湖城墙和挹江门城墙,两处地铁隧道顶部距离地面分别为18m和16m,满足两倍地铁隧道直径12.4m的要求。

  据介绍,目前,选线规划方案和文物影响评估报告已经修改完善,并依法再次上报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审批。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