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大豫镇徐征村将秸秆变废为宝

14.06.2017  13:02
        又到一年麦收时,田地里堆起的一垛垛秸秆成为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印象。留在田里占地儿,焚烧又污染空气,如何处理着实让人犯难。但记者6月初在如东县大豫镇徐征村采访时看到,这里的村民却将秸秆当成了宝贝,免去了这些烦恼。
        村民们正为冬瓜、西瓜田地里铺垫秸秆忙得脚不沾地。他们用蚕豆秸秆和油菜秸秆进行铺垫,然后牵引冬瓜苗和西瓜苗。在11组种田大户施建新家的田头,20亩麦子收割完毕,隆隆作响的拖拉机拖着秸秆还田机,将油菜杆也切碎还了田,为下一茬种黄豆做准备。
        施建新告诉记者:“我们村这几年没有人烧秸秆,秸秆还田鼓了粮袋子,富了钱袋子,又肥了地力,哪还舍得烧啊!
        徐征村的农民们,为何能改变一烧了之的习惯,热衷于秸秆还田呢?
        “村民算的是成本账、增收账、生态账。”村党总支书记查小飞告诉记者。先算“成本账”,省工省力投入少。“秸秆还田省去了每亩30元的耙耕费,省去了拉秸秆的运费,每亩还少用40公斤化肥,这样下来每亩地能省100多元呢!”再算“增收账”,土地增效单产高。去年村里冬瓜平均亩产6500公斤,比没有秸秆还田的农户高2000多公斤,加上平时每亩节支的100元,他估算了一下,去年每亩冬瓜增收约700多元。还有一笔“生态账”,村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随着政府禁烧秸秆宣传家喻户晓,加入到“还田大军”的村民越来越多,每到夏收时节,这里的空气质量明显比以前好。“烧秸秆,烧乱了土壤结构,烧掉了有机肥料,烧坏了生态环境。”查小飞说,现在,麦秆儿、蚕豆秆、油菜秆直接下田,到了冬季腐烂后翻入土下,不用捆、不用运,土壤不板结了,庄稼长得比施化肥时更有劲儿。
        徐征村的农民如今热衷于秸秆还田,是因为他们算清了3笔账,怎么算,都是“还田”比“焚烧”好。
        秸秆一烧了之危害多,“”不是办法,“”才有出路。只有让农民自己感觉到综合利用秸秆,才能变废为宝。据了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徐征村在全县第一个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搞起了5000多亩的蚕豆、冬瓜,麦子、西瓜,油菜、棉花等各种模式的立体种植,在种植时,农民发现冬瓜和西瓜田地如铺垫秸秆,长出来的西瓜、冬瓜表面光滑,卖相好,而且产量高,多年来的实验,秸秆是个宝的观念已经在全村深入人心。近年来,村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建起了冬瓜、西瓜等作物基地,大面积秸秆焚烧在村里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