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博士写南极内陆考察日志:-35℃雪坑里采样

19.04.2016  09:10

  □通讯员 齐琦 金陵晚报记者 汪洁

  去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77名队员乘坐“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邓三鸿教授、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015级博士生刘科有幸随队出征。从出发到返程,刘科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坚持记录了自己的“南极考察之旅”,继在破冰船上讲述航海奇遇后,近日,记者从校方获悉,他又发回南极内陆考察的生死奇遇。

   南大博士发回邮件

   南极科考队已顺利返程

  据了解,本次科考的277名科考队员分别来自全国多个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单位。按计划,南大信息管理学院邓三鸿教授全程随船,负责信息管理工作,而刘科将在中山站下船,短暂停留后,继续深入南极内陆1300km,去往南极昆仑站。途中,他将经过南极海拔最高点。此次考察的主要任务包括南极内陆冰盖考察、大洋考察、中山站和长城站的越冬以及度夏等。刘科主要的考察任务是南极深冰芯钻探以及中山站到昆仑站断面表层雪采样。

  历时5个多月,刘科在“雪龙号”破冰船上用笔和相机记录下了他穿越魔鬼西风带,勇破陆缘冰的奇妙之旅。4月12日,他在给学校的邮件中发回了自己在中山站停留、深入南极内陆、去往南极昆仑站所经历的故事。并表示,自己已经返程。

  在此次发回的“南极内陆考察日志”里,刘科表示,收获颇丰。“4月12日上午,雪龙号已经抵达上海港,标志着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雪龙号共行驶3万海里,我个人也参与完成深冰芯钻探351.5米,采集4套雪坑样品等共计16箱。

   雪坑里滚油桶4个人才能拉出

   出征喝壮行酒摔碗像《水浒传

  航行1个月后,2015年12月5日,刘科所在的科考队到中山站下船,才休整半天,第二天刘科等一半队员便转场到内陆出发基地。在下船后的10天里,他们一直在忙着准备各种物资。

  初到南极就已经感受到极地考察的艰辛,刘科说,“拉雪橇、滚油桶、装运物资等都需要一点点干,到达现场时,基本上所有的雪橇全都被深埋在雪里。借助俄罗斯人的装甲车,我们才将所有的雪橇拉了出来。”滚油桶更是件力气活儿,“好几百桶航空燃油由直升机吊运过来后,要从网兜里一个个滚出来,难度很大,有时油桶在雪坑里打滑,需要四个人才能拉出来,每天都累到不洗脸不刷牙直接睡觉。

  2015年12月15日11点28分,内陆队出发仪式正式开始。刘科第一次看到了《水浒传》里喝壮行酒摔碗的情形。“锣鼓喧天,奏国歌,颁发队旗,大家各自倾诉完离别的话语,一碗碗壮行酒便端了上来,队员们一饮而尽,一起摔碗,与《水浒传》常见情景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塑料碗在雪地上都摔不破。”之后,考察队员各自登上雪地车,南极内陆考察队正式踏上征程。

   雪水烧不开 空调上热馒头

   8人挤一个舱穿衣都困难

  要穿10多斤重的衣服和雪地靴,低温低气压烧不开水还煮不成米饭……在刘科的考察日记中,还介绍了南极内陆考察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艰辛。

  “虽然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是在夏季,但内陆的气温也经常在-30℃以下。因此,考察队的衣服都是特制的,最厚的衣服和雪地靴加起来差不多有10多斤重了,在这里你想行动自如并不是那么容易。”刘科说。

  不仅如此,南极内陆考察极其艰辛,吃饭也是个大问题。“有条件时内陆队每年都配有一名厨师。但是,在南极这样的环境下,哪怕是再好的厨师也很难做出美味的饭菜来,低温、低气压都给做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昆仑站的气压更是只有580百帕,比南京低了将近一半。

  据刘科介绍,做饭之前,他们都要挖雪化水,气压太低水还烧不开,因此煮饭都要用高压锅,煮出的米饭都有一种糯米糕的感觉,已经看不出一粒粒的米了。“为了给厨师减轻压力,路途上的早餐、晚餐基本都是航空餐,热热就可以吃了。菜品很丰盛,以肉居多,青菜几乎没有。中午为了节省时间,队员要带上面包或馒头在车上吃饭,我不喜欢吃面包,每天带上两个馒头在空调热风上热一下,就可以作为午餐了。

  相比于穿和吃,科考路途的住宿更是“将就”。刘科说,大家都是住在“成员舱”里,其实,就是一个集装箱里。老式的舱里住8个人,新舱里6个人,“但每天早上要是一起起床,穿个衣服都困难。因为每个人都有两大包衣物,再加上在舱里放的食品、蔬菜基本上都是满满的。